返回第四章 四合院(第1/3页)  奇巫诡墓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车外的阳光很强,看样子已经到了中午,有人把车门打开,我和胡奇从车上下来。

    我环顾了一下四周,车停的地方好像是一条胡同里,但这条胡同与其他胡同不同,比较宽敞,而且似乎只有一个院落,很安静,没有行人经过。我的面前是一座门楼,这座门楼很高大,不像普通住家的大门。门楼两边各站着一个大汉,都是西装墨镜,看起来不怎么友善。

    我往远处看了看,想通过远处的一些建筑确定一下这座院落的位置,果然有了一些发现。虽然附近的一些高楼我并不熟悉,看不出是什么地方,但远处的一个塔尖似的建筑我却一眼就认了出来,那是中央电视塔的塔尖,从距离上推算,离这个胡同不是很远,这座院落应该在中央电视塔东南方的地方,我这才做到了心中有数,现在所处的位置应该在公主坟附近。

    我暗暗吃了一惊,北京自古就有“东富c西贵c南贫c北贱”之说,意思是由于运河源头在通州,古时的很多富商巨贾都在北京东部扎根落脚,所以北京的东部地区是富人的聚集地,就有了“东富”的说法;而南边却一直是普通百姓和穷人的居住场所,被称作“南贫”;此外,由于古时的北京北面靠近长城,常有军队驻扎,尤其是清朝时期,八旗子弟聚集北京的北部地区,也可以说是“需求带动消费”吧,所以早先北京的北部地区汇集了很多窑场c妓院等等下九流的一干大众,又由于太监营也在北部地区,也就是现在的海淀区保福寺附近,因此北京的北边也就有了“北贱”的说法。

    “西贵”是由于当时的官员为了朝见皇帝方便,能做到皇帝“随叫随到”,而这些官员又自命清高,不愿与铜臭气的富人为伍,很多达官显贵就把宅子府邸建在了皇城的西边,因此北京的西部地区也就有了“西贵”之称。

    虽然现如今“东富”c“南贫”c“北贱”已经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就名不符其实了,但“西贵”还隐约有着一些影子,因为在西单以西,尤其是公主坟地区,是很多军区大院的所在地,这些军区大院里住的很多都不是普通家属,甚至有传闻,在这个地区一些胡同的院落里,住着一些与高层渊源很深的神秘人物。

    想到这儿,我又把目光移到了面前这座高大的门楼上,不知道什么人会在这个特殊地区的如此一座院落里等着我。

    “请。”门口一个西装大汉说道。

    西装大汉在前面领路,胡奇在前,我在后,迈步进了门楼。

    进门后迎面是一面双鱼莲枝斗角影壁,绕过影壁,里面是二进厅堂瓦舍的小院,小院中有鱼盆荷花缸,正中是厅堂,两侧有回廊,厅堂后面应该还有一进院落,那里是私室内宅。这是一座老北京典型的三进院落四合院,非常阔气,在古时,只有二品以上的官宦家庭或者富商巨贾才拥有这样的院落。

    我跟着胡奇和西装大汉穿过小院,对面是一间古香古色的建筑,我知道这在四合院里称为“中堂”,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客厅,接待客人的地方,看来想见我的那人一定正在中堂里等着我。不知道什么原因,也许是环境和气氛的影响,我一直很平静的心不自觉的跳动了起来,感到一阵莫名的紧张。

    中堂的大门是敞开着的,我随同胡奇跟着西装大汉步入中堂,却发现里面空无一人,我环顾了一下四周,里面是典型的明清时期中堂布局,正面有一张案几,旁边有两把太师椅,是所谓的主座,两侧各有两把圈椅和两张小几,是所谓的侧座,主座后面是一面素色木制屏风,屏风顶端有一面匾额,匾额上用行楷写着三个大字“泰斗堂”。

    看了这面匾额,我心中暗自好笑,这宅院的主人口气还真大,敢自称“泰斗”,不知道是哪门子的泰斗,再说现在都什么年代了,什么“泰斗”c“宗主”的,是龙得趴着,是虎得卧着,做人要低调,自封泰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