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0章 普天之下,都是中华儿女(第1/7页)  核武皇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帝国的扩军速度并没有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太多影响,这也是此前东北军旅改师过于急促给宋彪留下了一些阴影和教训,此外,帝国还是严重缺乏中高级指挥官,师旅一级军官空缺厉害,贸然的大量组建师旅是不合适的。

    目前,帝国中央国防军的正式编制就是11个整编步兵师、27个常规步兵师、5个整编骑兵师、7个骑兵旅、11个炮兵旅、3个铁道工程旅、2个铁道炮兵旅、7个辎重旅,总兵力112万人。

    从一战开启后,帝国在全国各府都设有新兵营,训练新兵,以半年为一期抽调新兵,加上重新征调一些退役兵组建新编团。

    团一级的军官,帝国还是不缺的。

    到1915年底,帝国组建了224个新编团,增兵74万。

    派往欧洲的帝国第一远征军由马尔托斯将军担任司令官,赵庭柱担任副司令官,陈其采担任参谋长,总编制是4个整编步兵师、3个常规步兵师、2个炮兵旅、2个辎重旅、12个新编团和1个新编工兵旅,总兵力21.3万人。

    在非洲的帝国第二远征军由张孝淮担任指挥官,总计是一个整编师、4个常规步兵师、7个新兵团,这边的军事压力很小,最大的敌人只是非洲的气候环境。

    最初根据中央军部和法国总参谋部之间的协定,帝国第一远征军原则上不参加直接前线作战。而是在二线战场负责协同作战,以及对意大利作战,结果意大利在帝国第一远征军抵达欧洲之前就转投协约国阵营,最后在英法德要求下,第一远征军转入意大利驻防,说是协助意军和奥匈帝国开战,不如说顺便监视意军。防止意军反复开一面,以和平友好之姿态分享海外殖民地,如果德国战胜,帝国将非常漂亮的完璧归赵。

    所以,除了在和德国远东舰队的交战中出现了一些意外。帝国在海外和德国海外殖民部队的交战一直是异常的顺利,简直可以用平静来形容,大部分被关押的德人都会在几个月后以退出现役的名义释放。

    此时的帝国满世界打滚求好处,用那些廉价而低质量的工业产品和勉强还算合格的军械弹药赚取暴利,用那些可怜的像纸皮一般薄弱的小规模巡洋舰队乱奔乱跳,到处收刮地皮和好处,以至于不管是在英法俄美,还德奥等国眼中,帝国都像是一个跳梁小丑般的角色却意外碰上了狗屎般的好运气。

    当然,帝国比起意大利的地位还要高出一截,至少遵守盟约承诺,并且有着不可轻视的陆军战力,在意大利战场只用10个师就挡住了奥匈帝国15个师的进攻。

    即便英法老牌帝国很看不起新崛起的中华帝国,看不起帝国的三流工业水平,看不起帝国的四流舰队,甚至将帝国的陆军也继续视作二流部队,更看不起帝国以如此低等的人种和如此渺小的实力却占据了如此多的好处,可还是要和帝国购置军火,还是要不断和帝国交涉,希望帝国派遣更多的陆军支援欧洲战场。

    不管如何,帝国就是如此奸诈而狗屎运一般的存活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并且混得很不错,总之就是英法德俄奥在前面拼死拼活,帝国在后面不停的偷鸡摸狗,还设立更多的沿海和内陆开放城市,推出更多的外资和税收优惠政策,吸引外国资本、公司和人才继续从欧洲逃往帝国。

    帝国现在这个欢乐劲啊,总之是能让英法德俄奥气的发疯。

    没收了德国在华资产后,帝国中央铁路总公司一跃成为资本总额超过一亿英镑的世界级铁路公司,拖欠德国多家银行的外债也一股脑的不承认了,如今资本丰盈,迫不及待的想要将大陆铁路彻底修通至新疆,一路再修往中亚和西亚。

    事情到了这个份上,西北马家军就真的是不打不行了。

    中事一贯有个基本原则,那就是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在成都至天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