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九章 就这样轻松的碾压(中)(第2/3页)  民国枭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温馨因为话筒扩音暴露在众人面前,现场没来由的就是一阵猛烈的掌声!

    吕碧城面色微微一红,保持微笑不紧不慢道:“刚才的问题其实不难回答,弗莱明教授28年发现了青霉素,但是他的研究没有继续下去,因为没有得到重视。为什么呢?我想说的是,没有提纯和大规模量产的青霉素,就无法给资本带来足够的利益。当时还在弗莱明实验室工作的龚瑞教授,向北方制药求助。本人获悉后顺口问了一句我的丈夫,他知道后是这么跟我说的:中国人可能因为这个研究的继续,得到一个举世瞩目的伟大医学成就。他还告诉我,根据一些史料的记载,早在唐朝的时候,中国人就发现往伤口上糊一些长霉的浆糊,可以达到治愈发炎的效果。于是我决定同意龚瑞教授援助的申请,并且在中科院的支持下,组建了一个青霉素的研究室,由龚瑞教授主持。好了,接下来的问题,请龚瑞教授来回答。”

    接过话筒的龚瑞显得有点紧张,大概不习惯在众人面前讲话的缘故。咳嗽了两声,龚瑞才镇定下来慢慢道:“首先我想说,我的成功是站在了老师弗莱明教授的肩膀上!”话音刚落,全场掌声热烈,稍稍方停。龚瑞继续道:“再者我要感谢北方制药的董事长吕碧城女士,正是因为她的慷慨解囊,才使得弗莱明教授的伟大发现不被埋没,同时我还要感谢方总统,正是因为他引经据典的一些启发,才帮助我找到了一个相对正确的大方向。最后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北方制药的为了组建实验室和历时三年多的研究,先后投入了五百多万元的经费。即便如此,在取得研究成果之后,北方制药也只得到了该成果的百分之五十一的权益,剩下的权益由中国科学院下属的医药学院和青霉素研究室集体分享。我不认为青霉素售价过高,理由很简单,没有北方制药的巨大投入,就不会有这一科研成果。没有北方制药和中国科学院医药分院形成这种互助机制,就不会有青霉素的量产面世。同时我还想告诉大家,类似的研究室还有很多,并不是每一个研究室都会出成果。截止目前为止,十几个每年耗费巨大的研究室,产生的研究成果只有两个,一个是链霉素,一个是青霉素。那么大家知道不知道,北方制药为这些研究室提供了多少资金?我告诉你们,从25年中科院医学分院成立至今,北方制药一共向各个实验室提供了近一个亿的研究资金。现在我想请问,还有谁觉得青霉素售价过高?”龚瑞越说越从容,语气越来越激动,最后直接站起来,双手按桌喝问。

    现场再次死寂!没有人再说什么青霉素太贵的问题!吕碧城见状微微一笑,伸手拿过话筒淡淡道:“还有一个问题,我来补充回答。青霉素不是不对外销售,而是暂时不对境外销售。至于原因嘛,很简单,北方制药厂的产量根本无法满足国内的需求,既然如此,为何财采取合作的方式,向各国的企业发放生产专利许可证呢?当初外资来华投资,很多都是以技术输入为投资占股。我记得扶国说过,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深以为然!过去我们引进技术,今天我可以自豪的说,中国也可以输出技术!”

    吕碧城话音刚落,迅猛如海啸一般的掌声迫不及待的响起,所有人都占了起来鼓掌,用这种方式向台上的各位致敬!自豪啊,中国人可以输出技术的这一天来临时!

    热烈的掌声持续了一分多钟才慢慢的停下,还是因为方剑雄笑着站起来。汤化龙见状笑道:“扶国总统这是要请我主持人的饭碗啊!”下场一阵欢笑后,摇号继续。

    第二个提问的是一个中国记者,来自《申报》的陶菊隐先生,南陶北林,指的就是陶菊隐和林白水。“尊敬的方总统,当年境外技术引入可作为资本的一种方式,可说是您开创的先河。那么请问,现在北方制药输出技术,您打算要多少股份呢?还有,会不会考虑适当的向境外出售一些青霉素呢?毕竟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