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七十六章经略东北(1)(第2/3页)  民国枭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富庶,尚且如此。那些贫困省份呢?一旦有个天灾什么的,沾点火星子就着啊。”方剑雄没法跟吕碧城解释自己的担心。

    现在的民国是历史上没出现过的怪胎,方剑雄出于保存民族元气的角度,利用强大的军队将各种力量捏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暂时比较稳定局面。接着方大帅开始刷威望,强化军队的控制和经济的控制,慢慢的加强统治。随着方剑雄的威望不断提升,看起来这个民国的统治是长期稳定的,实则不然。首先是这个民国政府的构成是以新型知识分子加上传统士绅为主要成分,军队是这个政府的基石。开始的时候,政府内部的成员们,没有太大的利益冲突,问了稳固统治,方剑雄也没有过分去碰触这些一些阶层的利益。

    “几千年都这个传统,哪里是说变就能变的?不过有的事情,也不是你想的那么严重。你家里就是地主吧?以前家里收租几成?佃户家里出了事情,找上门求助,家里管不管?”吕碧城反问了一句,方剑雄摇头道:“这些我不太清楚。”

    吕碧城笑道:“实际上往死里逼自家佃户的地主很少,都是乡里乡亲的,一辈子生活在很小的一片区域内,怎么可能把事情做绝?不怕人被逼急了,挖家里的祖坟?累的祖宗不得安宁?真正为恶乡里横行地方的,往往是那些地痞流氓之流。乡里的士绅,那是要脸面的。没有脸面,怎么服众?怎么管理宗族地方?”

    方剑雄听着都新鲜,这个论调,跟打小接受的教育差距太大,不自觉的就冷笑道:“按照你的说法,这些地主收六七成的租子,违反了国家法令,还是良民了?”

    “不跟你争了,今天你是怎么了?邪性的很?”吕碧城笑着一扭腰身,转身就走,临出门前留下一道脉脉的眼神,顾盼生姿。一贯还算自律的方剑雄,心里不免骚动几下。

    农民很苦劳作一年下来甚至吃不饱,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扫了一眼窗外,方剑雄看着白茫茫的大地,慢慢的冷静下来。农村问题,从历史进程看,主要原因还是生产力低下造成的。短期内想彻底解决吃饭问题不太可能,这一点历史已经证明了,即便是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村生活水平提高的也很有限。现在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村镇一级的权力,基本都掌握在地方士绅和宗族手里。要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快办法倒是现成的,搞阶级斗争。很明显,现在这个民国要这么干,方剑雄麾下的国防军有一半人甚至更多能造反。

    不搞阶级斗争,那只能徐徐图之。从教育入手,灌输国家观念,兴工商,抓农业科技,三十年之内,慢慢的改变农村的政治经济格局。

    坦白讲,不在这个位置上,你是很难站在这个位置的角度去看这个问题。说破大天去,首先这个国家不能乱,否则就是对民族的极度不负责任。

    山海关,又称榆关!华北与东北连接的咽喉。明代萧显所书写的巨大匾额,天下第一关,见证了数百年的风雨。

    “从历史上看,任何险关都有被攻破的时候!”站在关前,方剑雄仰首观匾额,感慨了一声。驻扎在此的是国防军第二十三师的一个旅,师长田激扬驻扎锦州,特意来此迎接扶帅,并陪同方剑雄巡视山海关防务。四十五旅长郑养源,四十六旅长何冲,都是教导队第一期的出身,也都参加过熊成基领导的安庆起义。

    当年这些安庆起义的残余,如今都成了方大帅的嫡系。山海关太重要了,一旦此地失守,东北将被割裂,故此共和党执政以来,投入大量资金修建炮台四座,150大炮36门。对海或许有不足,对来自地面的攻击,不敢说固若金汤,一个旅凭借地利,坚守一周不是问题。

    远征军出征欧洲后,东北的防务力量有所下降。现在欧洲正在激战,日本没胆子坏事,俄国也没心思顾上这边,欧战结束之前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仅仅是没有问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