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四十一章(第2/3页)  民国枭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定下来,还可以从该方向抽调部队,增援马恩河防线。

    得到了内维尔的同意,时间已经是下午快…了。张作霖下令部队抓紧时间休息,每人准备一周的干粮,入夜之后,除了60、81口径的迫击炮,其他火炮一律不带。

    天渐渐的暗淡,夜晚终于来临。休息了几个小时的特战师官兵,在阿兰的帮助下,找来了十几个当地的农夫作为向导。实际上这次作战,张作霖心里很没底,毕竟他没呆过这支部队。魏岳倒是大大咧咧的,强烈要求张作霖留下,不要跟随部队。张作霖从善如流,毕竟特种作战他是外行。一再交代魏岳,一定要注意安全,千万不得冒险等等。

    夜里八点,特战师开始渡河。浮桥是下午架好的,工兵部队忙的够呛。两个小时后,出征的部队沿着两条浮桥,全部渡过马恩河。这个时候,谁都没想到,特战师这一出战,对整个战役造成的深远影响。

    实际上什么侧翼的主动反击,那都是忽悠法国人的。魏岳这个特战师的代理师长,就没想过要打团以上规模的战斗。魏岳的真是计划,连张作霖都没搞明白。实际上很简答,就是依托兰斯山脉,往北可以袭扰拉沃夫,向南可以偷袭德第五集团军的阵营。兰斯山脉的正东,就是拉沃夫与埃佩奈尔之间的一片开阔地,这里是结合部。因为兰斯山脉的存在,德军不用防备法军大规模的军队从这个地方杀出来。这个年月的战争模式,还没有这么一说。

    谁会想到,中国人已经训练出这么一支妖孽的军队。在未来的一个月时间内,以连为单位四处活动,搞的德军日夜不得安宁。最终迫使德第五集团军抽调一个军的兵力,对原本不需要防备的山脉地段进行布防。

    3月11日上午,内维尔给埃佩尔奈送来了增援部队,一个步兵军,两个大口径炮兵旅。加上此前的两个步兵师和两个重炮师,埃佩尔奈防线虽然摇摇欲坠,却又再次稳固了下来。

    进入兰斯山脉的中队,暂时没有消息。留守的张作霖,惊叹于法军的运输能力,不过两天的工夫,就运来这么多的增援部队。这在国内根本不敢想。增援部队中,最扎眼的还是大口径榴弹炮旅,400mm口径的榴弹炮,张作霖看着都瞠目结舌。

    不能不说法军的运气好,狗屎运都没踩的这么准的。12日,德军开始更为猛烈的进攻。张作霖的设立的指挥部,距离埃佩尔奈十公里,一大早的却被剧烈的爆炸声震醒了。

    声音太大了,还以为炸点很紧,等张作霖从行军帐篷里出来时一看,炸点远着呢,至少在七八公里之外,但是升起的一团几十米高的烟柱,看着就让人头皮发麻。

    被惊醒的还有法军联络官阿兰少将,他倒是想走的,问题是中队的主力,已经在巴黎完成集结,阿兰还得留下来,因为中队被委派为马恩河防线的第二梯队,也就是说在埃佩尔奈之后十公里处,构筑一道宽约五十公里的防线。一旦法军的第一道防线顶不住了,第二道防线才会接战。这么说吧,内维尔这个安排,在法军总指挥部引起了不小的反弹,但是内维尔坚持,霞飞支持,就这么定下来了。实际上这个安排颇费苦心,内维尔是担心中队不肯卖命,所以放在第二道防线,一旦前面的法军顶不住了,中队不拼命都不行了。

    这个安排,算是变相的补偿了中队的休整时间。看上去很够意思,实际上内维尔真没安什么好心,第一还是有点不放心中队的战斗力,第二是埃佩尔奈防御战打的很艰苦。德军的攻势很猛烈,据空中侦察,德军的坦克部队和大规模的部队,正在往埃佩尔奈增援,德军是这要一口气冲到巴黎了。摆在法军面前的现实是,再也抽调不出部队来了,就只能指望在埃佩尔奈的法军已经中国远征军了,至少在半个月内是这个情况。

    德军用420毫米重炮轰击法军阵地,这让张作霖这个土包子,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