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七章南北议和(四)欲和不能(第2/3页)  民国枭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表示支持革命党在北京起义,结果汪精卫挺高兴,一票革命党举事,袁世凯一点反应都没有,革命党死伤惨重。胡鄂公在《辛亥革命北方实录》中有记载,称:世凯、兆铭相继为奸,以杀我北京革命同志矣。(注:窃以为,此言有夸大之嫌,那会的汪精卫就一菜鸟,被老袁玩死的货。这货一直都是政治菜鸟,样子货,政治没啥拿的出手的能耐,野心还挺大就是了。)

    不管怎么说,北京起义,算是汪精卫的一份投名状,至少外人是这么看的。大概因为这段时间的事情,汪精卫在袁世凯掌权后辞去一切职务去法国留学,故作超然之举,应该算是不得已而为之。不然在倒袁时期,也不会紧急回国,上蹿下跳一番不得逞后,怅然再赴法国“考察!”

    闲话不说,杨度的话还是起了作用的,袁世凯思量一番,孙宝琦还算是合作,让他走一趟探探方剑雄的底细也不坏。再者,汪精卫回来后留在天津搞这个那个,不如让他去南方,帮助唐绍仪说服同盟会支持袁某人获得大总统的位置。

    袁世凯终于点头道:“那就这样吧,朝廷准了芝泉署湖广总督兼第一军总统,华甫为禁卫军总统官兼第二军总统。”

    汉阳码头一片热闹景象,安徽革命军第一、二两师的所有团级以上军官都到了,迎接方司令的到来。私下里,大家都叫大帅。

    要说军纪,安徽军无疑没说的,老百姓别说跟北洋比了,就跟湖北、湖南军比,那都是天上地下的区别。三大纪律八项规定的歌曲,汉阳百姓都会唱了。所以,方剑雄来汉阳,百姓自发组织欢迎队伍,又是鞭炮又是锣鼓,还有舞狮子的,跑马灯的。知道的这是欢迎方剑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过年呢。

    方剑雄所有随行人员都跟着来了汉阳,没打算回武昌的意思了。踏上江岸,民众热情的气息扑面而来的时候,方剑雄颇感自豪。

    带兵护送的杨玉龙,看着这一幕多少有点担心。安徽军在汉阳深的民心,这要是赖着不走,可怎么得了?李四光眼珠子有点不转就是了,早听说安徽军怎么怎么地,今天看看方剑雄驾临汉阳的场面,才知道什么叫民心所向。

    其实李四光一直有很多话想跟方剑雄谈,就是没有机会。跟着来的目的,本来也是想找机会谈一谈,过江的时候时间太短,想说话没自己的份就是了。只好跟着,等机会吧。

    码头上还有一群特别的人,目光复杂的看着欢迎方剑雄的人群,为首的正是张敬尧这个将来的大军阀。这货现在还算是个人,还没变成畜生。都是当兵的,凭什么老百姓看见方剑雄来了,跟亲爹似的?

    这一幕对于张敬尧而言,还是很有感触。难怪那些安徽军,平时各个精气神那么足,人前人后都一样。听说在安徽,当兵的待遇好就算了,社会上低位也很高。安徽军有口号:一人当兵,全家光荣。

    “看什么看?都干活了,难不成还惦记着在这码头上干一辈子。”张敬尧骂了一句,俘虏们继续干活时,一个小兵凑过来道:“大人,不如您带着我们投了绿皮吧?”

    张敬尧看了一眼不远处端着枪的绿皮正在看过来,飞快抬脚踹了一下小兵,骂道:“瞎说啥?人家叫安徽革命军!”

    这看守见此动静,走过来厉声道:“不许打人,好好干活。”张敬尧陪着笑,心里却是动了念头,要是能加入安徽军,看起来也挺不错的样子。

    方剑雄在桂丹墀等一行人的陪同下,四处视察阵地。站在龟山之上俯瞰武汉三镇时,方剑雄方知武汉三镇之秀美壮丽,汉江在此汇入长江,两水相会,将三镇分割开。尽管是在战争期间,依旧可见“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之美景。这么好的地方,老子一定要拿到手。

    很不和谐的想了一句,方剑雄回头时被段风打断了思绪:“大帅,刚刚接到的急电,赵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