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卷沧海横流第二十四章东征、北伐(十三)(+1)(第2/3页)  民国枭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进。特务团之后才是大军主力,在镇江缴获的火车发挥了作用,方剑雄总算是能霸占一节车厢做他的司令部。

    镇江之后是常州、无锡、这两个地方还在清军控制之下,不过面对大军,两地的官员和士绅不敢有丝毫的抵抗之心,常州官员士绅决定出城迎接,带上劳军物资。不曾想安徽军沿着沪宁铁路前进,先头团根本就不搭理他们,滚滚向前而去。总算是等到了主力,见到了年轻的方司令,得到一个肯定的答复“只要宣布光复,安徽军就不进城了,一路往上海杀去。”

    劳军的物资自然是笑纳了,常州方面异常的满意,二十万两白银加上一些物资和所有火车皮,就保住了常州城免遭战火。安徽大军过境而去,还没等官员士绅们高兴完呢,同盟会的人跳了出来,何健为首的革命党宣布自领军政分府司令。呃,这个狐假虎威的很及时,地方官员和士绅不敢反抗。

    安徽军还没到无锡,同盟会的人就先在路上迎接了,秦玉鎏为首的一帮人前来劳军,并称无锡也光复了,秦玉鎏是无锡、金匮两县军政分府总司令。

    大概也只有在这个时候,全国各地才会如雨后春笋一般的冒出这个那个那么多的司令。秦玉鎏等人见了方剑雄,简单的会晤之后,提出要求让安徽军支援一点军械。方剑雄打了个哈哈没接这个茬,好在无锡人民早有准备,搬出二十万两银子,要求为革命做点贡献。方剑雄这才勉为其难的手下了,并提供汉阳造步枪三千条,子弹若干。

    就这么这,无锡也过去了。常州无锡两地的保护费收了,方剑雄还算满意。同时有点后悔,为啥不在镇江也收一点保护费呢?嗯,回头再去收。

    一路顺风,午后苏州城在即时,一帮人已经等在城外。先头部队只好停下,派人上去打探消息,回来汇报,苏州人民已经自己解放自己了,并且要表达对安徽革命军的深情厚谊。

    这让冷雨郁闷的想哭,这尼玛一路都干的什么事情啊?常州、无锡、苏州,怎么都是一个招数啊。能不能不跟着起哄啊,不起义让我们打一下会死啊。对比了一下,还是镇江人民比较有骨气啊。

    没说的,赶紧的往后面报告。

    方剑雄没有在南京刮地皮,那是考虑到南京距离芜湖太近了,水路码头和火车站都要用到,再者第九镇的关系也不错。对于常州、无锡人民,方黑宅就不客气了。这一路都是有钱人多的地方啊,不搜刮一番对不起大军辛苦走这一趟。常州、无锡人民的热情,方剑雄很满意。在车厢里顾盼自雄,叫来郑权商议,回头在苏州怎么让人民支持一下革命。

    起来郑权跟李慕言存在的价值不同,郑权这个人颇有战略眼光和经济头脑。一路上帮着分析了沪宁一线的民情,提了一些建议。原则上,该拿的好处别手软,安徽军固然不会留下,但是也不能白走这一趟。郑权提议,上海也不宜久留,跟南京一样,也他招人眼球了,地方反弹就算了,关键这一线是英国人的势力范围。不如搜刮一番,以经营江北和安徽为上策。日后待机寻求取江西、湖北,取两地物力而成大气。

    一直以来,方剑雄身边确实缺少这么一个从全局战略来看待安徽势力的人物,郑权的出现,大大的弥补了方剑雄这方面的不足。

    方剑雄对待郑权的态度也不一样,主动谈及自己的一些构想道:“安徽革命军要想锤炼成强军,就必须过北洋军这一关。所以,战略上还是要主动往北进军,主动寻求与北洋军的接战。东征的目的,还是为了保证无后顾之忧。就目前局势而言,必须寻机重创北洋军,借此树立安徽革命军第一强军的威信。”

    对于这个战略构想,郑权表示了一些看法:“北洋军目前主要集中在湖北,河南和山东主要还是地方性的部队。我军欲北上,首当其冲者不外乎山东、河南。欲重创北洋,当首先取河南一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