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卷一初鸣 第三十九章教导队(上)(第2/3页)  民国枭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对了。两世为人就剩下这么一个母亲,心里看的比什么都重。不能惹老娘不高兴,就只能想别的办法来应付。

    ……………………

    一船身穿新军制服的年轻人鱼贯而下,方剑雄和李慕言一起站在边的高地上远远的看着年轻的军人们鱼贯下船。

    “一共是一百五十八人,其中四十个为短期培训三个月的排、班长,其他的都是陆军中小学选拔出来的,都交给扶国了。”李慕言说的好听,方剑雄进了耳朵是打折扣的。这些旧官僚和师爷们最是油滑,说出来的话千万不能当真,这一点从教导团变成教导队就能看出来。

    “我只能说尽力去调教!”方剑雄懒洋洋的似乎提不起精神,李慕言心里怀疑这小子是不是因为抚台大人许下的事情一再打折扣。

    “扶国有所不知,朝廷令各省督抚编练新军,一旦新军练成了,兵权收归朝廷一统。要紧的是这编练新军的费用,朝廷之肯出一小部分。”李慕言点了一句,方剑雄听出点意思来,只是还没明白其中奥秘。

    方剑雄也懒得动这个脑子,干脆道:“慕言先生说明白点,这里头的弯弯绕我不太会。”

    李慕言不禁错愕,心道他怎么会不懂这个?就算他不懂,老师孙宝琦懂吧?仔细看看不像在作伪,李慕言便笑道:“说白了,朝廷和各省都督之间,争的不过是个利字。安徽新军为何只编一混成协,看看其他各省督抚何其默契,就不难明白其中道理。朝廷要求三年编一镇,要是三年还编不成呢?”

    别看方剑雄在蔡元培面前说的头头是道的,实际上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好在人不笨,李慕言一番点拨,顿时明白了,一拍大腿道:“明白了,我还是太年轻了,身边又没一个合适的幕僚,这事情向不明白也正常。”

    李慕言心中一跳,暗道他是在表达什么意思么?其实李慕言还是很看好方剑雄的,不过他现在是有东家的,不如结个善缘罢了。

    “这教导队,扶国不妨慢慢练着,抚台大人也未必着急。倒是那些短期培训的,剑雄要抓点紧。还有芜湖的巡防营,扶国不妨多下点心思。”李慕言这么一说,方剑雄这次听出意思来了。原来这个教导队,不过是冯煦笼络人心的一个手段。朝廷一旦向地方督抚妥协了,方剑雄在冯煦那里就有用武之地了。此前的湘军、淮军,不都是私兵的性质么?

    难怪民国开始,也是天下乱局的开始。

    这批学员都有军事的基本底子,上岸之后还算安分,自觉的排列成两行,在引导下背着行李前往军营。冯煦还算大方,每人都准备了统一的被服,这让方剑雄省了一笔钱。

    教导队的驻地中间是一个大操场,三面是营房,基本生活设备俱全,最外面是一道三人高的围墙,顶上撒了一层铁蒺藜。

    站在营地门口,李慕言皱眉道:“似乎少了一副对联!”

    方剑雄笑答:“以后再说吧!仓促之间哪想到那么多。”其实方剑雄心里有了一个可以借鉴的目标。

    一百五十八人在带队军官的带领下,自觉的分成了三个方阵!这些学员都很年轻,并且有军事底子,看上去还算严整。站了十分钟,也没见有太大的骚动。

    塔塔塔的马蹄声从门口处传来,全体不自觉的回头看,只见疾风卷着一道黑色的闪电从眼前掠过。骏马如风,骑士入龙,一声高亢直入云端的嘶鸣,但见雄壮的骏马前蹄高高扬起,马背上的年轻军官侧目看来。

    这个出场模式对于这些年轻人而言,拉轰的让人嫉妒!

    马背上的骑士翻身下马,也不管战马会不会跑,缰绳往马背上一丢,人往众人面前一站。年轻的军官一身戎装,身披武装带,腰挂手枪,肩宽腰细,脚下是长马靴!这一身打扮配合一米八的身高,可谓威武雄壮,活脱脱的一个军中俊彦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