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八章 集中民力(第2/3页)  天下枭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笑,“其实这只是不在其位,不谋其职罢了,你若坐我的位子,你一样会考虑很多,现在整个青州民众几乎都被我挖来,我还会再派人去青州各地宣传,让留在青州忍饥挨饿的人知道,河北有饭吃,争取把青州九成人口都引到河北来,没有了人民,窦建德的军粮怎么办?我会命徐世绩将大军屯于济阴郡,使他不敢打中原的主意,他只能继续南下和刘黑闼内斗,就让他们斗去吧!”

    “可是这么多人也是很大的负担啊!”秦琼望着远处庞大的难民营地,长长叹了口气道。

    杨元庆哈哈笑了起来,“那就要看你怎么看待了,我倒觉得他们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什么时候能集中起那么多民夫……众人进了难民营,因为船队的到来,大营内变得格外热闹,楚王杨元庆到来的消息传遍了大营,数以十万计的民众都涌出营帐,夹道欢迎楚王殿下到来。

    数百名亲兵异常紧张,在两边将杨元庆团团维护住,杨元庆笑着向众人拱手致敬,引起灾民们更加热烈的回应,不知是谁大喊一声,“楚王万岁!”

    紧接着数千人跟着叫喊,渐渐地,山呼海啸般的呼喊声响彻天空,“万岁!楚王万岁!”

    刚开始,杜如晦等官员对民众的呼喊有些不自然,但众人望着一张张诚挚的面孔,一双双充满感激的眼睛,渐渐地,众人也被感染了,甚至连年轻的褚遂良也忍不住振臂高喊:“楚王万岁!”

    杨元庆只是默默感受着这一切……众人来到大营中间的一顶大帐内,这里是官员们的办公场所,大帐内分门别类地堆满了一叠叠几尺厚灾民登记名录,都是按照各县放置,码放得整整齐齐。

    杨元庆随手拾起一本册子,是北海郡都昌的登记簿,上面每一个人有姓名,有年龄,有住址,还他们临时的号牌编码。

    杨元庆心中明白,要登记三十余万人,这需要多大的工作量,但有了这些名册,对青州的治理将大有益处,至少这数十万饥民可以为河北恢复生机做出贡献。

    放下册子,在木榻上坐了下来,对众人笑道:“我知道大家都很有很多话要说,说说主要的,看看我能不能替大家解决。”

    裴晋看了杜如晦一眼,杜如晦点了点头,裴晋上前施礼道:“启禀殿下,卑职有事情禀报。”

    杨元庆见裴晋变得又瘦又黑,目光也变得沉稳,不再有从前那种掩饰不住傲慢,看得出,他确实在转变了,变得能吃苦,也务实,不愧是名门子弟,只要开始变得成熟,就会立刻显示出他出众的才能。

    杨元庆微微一笑,“裴少卿请说。”

    裴晋是平原县难民营的主官,他当然最有发言权,他躬身道:“启禀殿下,现在三十万饥民最大的问题就是居住拥挤,一座帐篷住四十余人,男女混居在一起,生活非常不方便,出现了很多问题甚至犯罪,家族之间争夺粮食的暴力,疾病传播,恶人的敲诈勒索,奸淫妇女,这些问题都层出不穷,我们都希望能把灾民疏散到各个县去。”

    杨元庆默默点头,他又看了一眼杜如晦,杜如晦连忙躬身道:“紫微阁也同意疏散到各县。”

    杨元庆这才缓缓道:“首先大家要明白了一点,为什么我不直接攻打青州,为什么不直接接管青州后就地赈灾,这样不就省得饥民逃难了吗?也不用动员这么多官员士子来帮忙,我什么不这样做?”

    大帐里一片寂静,杨元庆负手在大帐来回踱步,他的语气并不严厉,只是在将一件事阐述清楚。

    “关键是我要集中民力,集中民力做一些事情,河北和青州都是乱匪最为猖獗之地,几年来的兵荒马乱,已经将各种灌溉河渠毁坏殆尽,没有农田水利,怎么可能粮食高产,怎么可能做到年年丰收,必须要修葺被荒废的农田水利,但仅靠河北民力还不够,所以我就需要青州的数十万民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