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七章 收网之时(第2/3页)  天下枭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细.....是谁泄露了机密?

    他心慌意乱,连忙对温大雅道:“温先生或者进地下室先躲一躲!”

    温大雅却摇了摇头,“他们既然知道我在这里,躲也没有,还不如从容面对,而且我兄弟温彦博是涿郡刺史,凭这一点杨元庆也不会杀我。”

    这时,奔乱的脚步声传来,近百名隋军内卫士兵出现了,他们也发现了王绪,一起冲了上来,将王绪和温大雅团团包围。

    一名校尉上前道:“奉命抓捕禁酒案主犯王绪,同时抓捕唐朝奸细,想体面一点,请跟我们走!”

    王绪和温大雅对望一眼,皆暗暗叹了口气,他们棋输一着,杨元庆竟是用禁酒案来对付他们。

    两人只得在士兵们长刀的监视下向府外走去,走出府门,两名士兵给他们眼睛蒙上黑布,推上了一辆马车,马车在数百骑兵的严密护卫下,离开了王府。

    与此同时,柳玄茂、薛明义等人也被抓捕,押去了内卫军大牢。

    太原城内抓捕官员之事,像长了翅膀一般,片刻间便传遍了太原全城,引起满城轰动。

    所谓外行看热闹,禁酒案的发酵,让太原民众兴奋异常,家家都在讨论此事,有官员被抓是最让民众津津乐道之事,他们都在期盼着这件禁酒大案最后的定罪杀人。

    但内行却是看门道,被抓的人全部是王绪党羽,这显然是借禁酒案之题发挥,禁酒案不过是光面堂皇的借口,实际是杨元庆在清洗王党。

    但为什么清洗王党,却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这次清洗本身就在杨元庆的计划之中,上一次仅仅只是罢黜贬值,不够狠,只是第一步而已,而事隔几个月,正好利用禁酒案继续第二步清洗,将王党一网打尽。

    而另一种说法却是王绪勾结唐朝,破坏中原战役,现在已案发,所以被全部清洗,这种说法有依据,唐朝大臣温大雅在王府中被抓。

    但不管是哪一种说法,杨元庆都不用解释了,他已经离开了太原,向延安郡方向进发。

    太原城外,五百精锐骑兵护卫杨元庆的马车,沿着官道向西疾驶,这时,一名亲兵飞奔至马上前,拱身道:“请总管吩咐!”

    杨元庆拉开车窗,将一张纸条递给了他,“速发鹰信给徐世绩!”

    “遵命!”

    亲兵接过纸条,转身向太原城疾奔而去。

    杨元庆关上了车窗,王绪等人等他回来再处理,现在他需要赶去关内道,不知他此行能否有收获。

    。。。。。。。。

    鹰飞一日千里,两天后,一只信鹰飞至颍川县,在县城上空盘旋两圈,缓缓落在鹰塔上,已经很久没有鹰信过来,一名鹰奴早看见了飞鹰,立刻飞奔上塔,从鹰腿上取下一只红色信筒。

    鹰奴吃了一惊,这竟然是楚王殿下发给徐将军的鹰信,他不敢怠慢,飞奔下塔,向军衙跑去。

    徐世绩被封为荥颍总管,统领数万大军镇守中原,此时中原战局已经平息,西面唐军高筑墙,严防守,采取了守势。

    王世充则开始军屯养兵,他手上只剩下两万军,所辖地域不过是河南和弘农两,民心厌战,很难招募到士兵,王世充只能先安抚民心,然后再想办法招兵。

    而东方依然在内战对峙之中,窦建德军队在灭掉了宋金刚部后,开始向南推进,要收编刘黑闼军,但驻守琅琊郡的刘黑闼不肯被收编,开始调兵遣将和窦建德军对阵,青州的战争依然在继续。

    而徐世绩的目光却对准了李密的梁郡,李密在迁都江都城后,已经渐渐从梁郡撤军,他撤军很规律,逐步撤离,看得出李密确实是准备放弃梁郡。

    正是因为看出了李密的计划,徐世绩便没有急于出兵梁郡,而是耐心地等待李密完全撤军。

    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