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章 潼关内讧(第2/3页)  天下枭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问从事道:“我看这些粮食好像一点都没有带走,这是为何?”

    从事苦笑一声道:“实在是无法带走了,所有的畜力大车都装满了兵甲、银钱和帐篷,连帐篷都还剩下一半,更不用说粮食,不过兵甲和银钱都全部带走了。”

    “这倒奇怪了!”

    谢思礼自言自语道:“兵甲和银钱要带走,粮食却不要了,难道对唐军而言,粮食不重要吗?”

    杨元庆笑了笑道:“这很正常,只有手上有兵甲银钱,就可以再招募新兵,至于粮食,我想关中应该还有不少存粮,所以就不太重要了。”

    杨元庆又问从事,“军营内一共还有粮草?”

    “回禀殿下,有粮食约二十三万石,草料五十万担。”

    杨元庆点了点头,对谢思礼道:“清点物资之事就交给你,一一记账,最后给我一份总的报告。”

    “卑职遵命!”

    。。。。。。。。。

    太子李建成的军方直属势力主要集中在关东,也就是关中以东,主要包括广通仓、临津关和潼关,约有军队三万人。

    其中潼关是太子势力的重中之重,这座关中东大门对于整个大唐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一般都是由三品军方高官来镇守。

    目前镇守潼关的大帅正是从幽州归唐的罗艺,罗艺归唐后被封为右武卫大将军,爵位改封燕国公,官高爵重,李渊并没有亏待他,但这也仅仅只是为了彰显唐朝千金买骨的心胸。

    事实上,无论官也好、爵也好,都只是闲职,他没有任何事情可做,手下也无一兵一卒,整日无所事事在长安闲逛。

    但太子李建成却看中了罗艺的带兵能力和军中资历,对李建成而言,他现在最缺的便是这样的高资历主将。

    正是在太子的极力推荐下,罗艺被任命为潼关大帅,掌管潼关一万守军,罗艺也由此成为李建成的心腹,和盛彦师一起,成为太子军队势力中的左膀右臂。

    潼关城头上,夕阳的金辉渐渐消失,被晚霞染红的天空已经暗了下来,逶迤不绝的山林成了一片暗黑色,夜幕开始降临,带着夕阳最后余晖的斑斓夜色,在潼关城内长驱直入。

    罗艺身着盔甲,手按剑柄,站在城头上注视着远方蜿蜒的山中小路,小路已渐渐在夜色中模糊,他眼睛里满是担忧之色。

    一旁,长子罗诚能感受到父亲的心事重重,便关心地问道:“父亲沉默了一天,是发生什么事了吗?”

    半晌,罗艺低低叹了口气道:“中原若败,秦王和太子的争斗将会愈加激烈,我们也将不可避免地卷入。”

    “父亲,孩儿不懂,为何中原失败,他们斗争反而会加剧?孩儿觉得这个时候,他们应该齐心协力,共度难关才对。”

    罗艺摇了摇头,“可惜皇位只有一个,他们不争怎么办?本来和秦王无关,偏偏圣上态度暧昧,给了他希望,现在主要军权在他手上,再想断绝他的希望,恐怕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停一下,罗艺又道:“这次中原之战打破了原有的平衡,估计秦王的势力将受重挫,他岂肯善罢甘休,他必然会在军队势力大动干戈,太子也猜到了他的企图,才说服圣上让齐王去陕县掌管三万新军,就是为了防止他趁机夺军权。”

    罗诚叹了口气,“父亲,早知道我们还是应该投降隋朝,也不至于卷进他们兄弟内讧,说实话,我真的不看好唐朝。”

    罗诚还是为父亲归唐一事耿耿于怀,但他又不敢真的埋怨父亲,只能把这种不满压在心中,今天终于忍不住流露出来。

    罗艺一怔,他惊讶地看了一眼儿子,原来儿子还在为归唐之事耿耿于怀吗?

    他心中一阵歉然,拍了拍儿子的肩膀,“你不用担心,以后有的是机会,首先你需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