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如期而至(第2/3页)  天下枭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点点头,“侄儿听二叔安排!”

    杨元庆一招手,大将杨家臣上前听令,“请总管吩咐!”

    “你率五千军护卫代王殿下去九原县,把他交给大夫人和江夫人,让她们好好照顾殿下。”

    “末将遵命!”

    杨元庆又对杨巍和杨玄奖道:“三叔和杨巍也一起回去吧!”

    杨玄奖一愣,“元庆,你不回去吗?”

    杨元庆摇了摇头,冷冷道:“天下哪有这么便宜之事,不向李渊收一点利息,我会放过他吗?”

    “也好!”

    杨玄奖为杨元庆的勇气所壮,欣慰地笑道:“我也不劝你,你自己当心。”

    “三叔一路保重!”

    杨元庆目送五千骑兵护卫着杨侑的马车渐渐远去,这才对谢思礼和谢映登笑道:“这么多年,辛苦两位了。”

    谢映登叹了口气道:“辛苦倒是不辛苦,只是眼睁睁地看着杨玄感好容易才建立基业,最后又丢掉了,真的感到很痛心。”

    杨元庆安慰他道:“李渊是八柱国李虎之孙,再加上他很会笼络人,关陇贵族和大部分关陇士族都会支持他,这是他能取胜的根本,他并不是代表自己,他的背后是整个关陇势力,他夺取关中是情理之中。”

    谢思礼忧心忡忡道:“李渊势大,总管真要和他较量吗?”

    杨元庆摇摇头笑道:“他现在是全盛之时,我手中只有五千骑兵,当然不是他对手,不过他勾结突厥,利用用突厥军来牵制我,险些毁灭整个丰州,这口恶气我不能不出。”

    杨元庆回头一招手,从身后上来一名男子,此人年约四十岁,用头巾裹头,穿一身黑色缎袍,并不是丰州军人,他向杨元庆施一礼,“参见杨总管!”

    杨元庆笑着向谢思礼介绍,“这位灵武郡大族梁氏的族长,名叫梁师众,他弟弟梁师都是陇西薛举的心腹。”

    杨元庆又取出一封信递给谢思礼,“烦劳使君再替我去一趟薛举部,把这封信交给薛举。梁师众会和你一起去。”

    谢思礼明白了杨元庆的意思,他接过信道:“卑职不会让总管失望。”

    杨元庆又向梁师众拱拱手,“一切有劳先生了。”

    梁师众连忙躬身道:“多蒙杨总管照顾我家族,替总管效力是应该的。”

    谢思礼和梁师众告辞了杨元庆,带着十几人,向陇西郡而去,杨元庆把一切都安排好了,这才对众人笑道:“现在我们入关中。向李渊贺喜去!”

    .......

    从北部进入关中有两条路。一条是萧关道,从平凉郡走弹筝峡进入关中,另一条是马岭道。也就是沿着马岭水河谷南下,这两条道最后在泾水合二为一。

    不过这两条道地势崎岖不平,适合游牧骑兵杀入。而不适合辎重车辆通行,历史上,北方游牧骑兵便多次利用这两条道杀进关中。

    这次杨元庆率领五千骑兵便从萧关道进入关中,他们利用夜间行军,十分隐蔽,加上离长安城破只过去三天,关中一片混乱,到处是前去投降李渊的乱匪,而各县官员也还来不及任命。各隘口的守军也都逃亡,新守军还未到,没有任何人留意到这支与众不同的骑兵。

    两天后的清晨,杨元庆率领五千骑兵抵达了长安城以西十里外的三桥镇。

    五千骑兵在官道上列队缓缓而行,神情很悠闲,就像长安驻军刚刚训练归来,前方三里外便是长安城。高大的城池巍然矗立,身旁人来人往,李渊与关中军民约法十二条,军纪严明,对关中之民秋毫不犯。因此过来行人和商贾对这支骑兵也没有放在心上,还不时有年轻世家子弟羡慕这支骑兵的威风凛凛。请求将领准许他们从军。

    这时,远处慢慢悠悠来了一辆牛车,牛车里坐着一个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