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2 章(第1/4页)  随园诗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作野才子,行己莫为小丈夫。”

    三八

    阮亭《诗话》,道晚唐人之“布谷啼春雨,杏花红半村”,不如盛唐人之“兴阑啼鸟缓,坐久落花多”。余以为真耳食之论。阮亭胸中,先有晚、盛之分,故不知两诗之各有妙境。若以浑成而言,转觉晚唐为胜。

    二九

    或言八股文体制,出于唐人试帖,累人已甚。梅式庵曰:“不然。天yù成就一文人、一儒者,都非偶然。试观古文人如欧、苏、韩、柳,儒者如周、程、张、朱,谁非少年科甲哉?盖使之先得出身,以捐弃其俗学,而后乃有全力以攻实学。试观诸公应试之文,都不甚佳;晚年得力于学之后,方始不凡。不然,彼方终旧用心于五言八韵、对策三条,岂足以传世哉?就中晚登科第者,只归熙甫一人。然古文虽工,终不脱时文气息;而且终身不能为诗:亦累于俗学之一证。”

    四O

    休宁布衣陈浦,字楚南,白髯伟貌。壬辰年,与陈古渔同来,投一册诗而去。余当时未及卒读,庋之架上,蠹蚀者过半。庚子春,偶撷读之,乃学唐人能得其神趣者。问古渔。曰:“死数年矣。”余深悔jiāo臂而失诗人。其《庐山瀑布》云:“喷雪万峰巅,风吹直下天。长悬一匹练,飞作百重泉。松近无晴鬣,村遥有湿烟。因知元化大,江海与周旋。”《秋月》云:“秋月一何皎,照人生远哀。闭门不忍看,自上纸窗来。”《孤雁》云:“月因孤影冷,夜以一声长。”《鄱阳湖》云:“岸阔山沉水,天低浪入云。”七言如:“远水无边天作岸,乱帆一散影如鸦。”“割爱折花因赠妾,攒眉入社为吟诗。”皆不凡也。其可怜者,《醉后题壁》云:“贫归故里生无计,病卧他乡死亦难。放眼古今多少恨,可怜身后识方干。”呜呼!余亦识方干于死后,能无有愧其言哉?

    四一

    明季秦淮多名妓,柳如是、顾横波,其尤著者也。俱以色艺受公卿知,为之落籍。而所适钱、龚两尚书,又都少夷、齐之节。两夫人恰礼贤爱士,侠骨棱增。阎古古被难,夫人匿之侧室中,卒以脱祸。厉樊榭诗云:“蛾眉前后皆奇绝,莫怪群公欠致身。”较梅庚“蘼芜诗句横波墨,都是尚书传里人”之句,更觉蕴藉。

    四二

    或问:“太白乐府‘元气是文康之老亲’作何解?”余按:周舍《上云乐》曰:“西方老胡,厥名文康。”此其所本。然乐府语多不可解,如:《乌栖曲》之“目作宴填饱,腹作宛恼饥,刀作离娄僻”,措语奥僻。又曰:“既死明月魄,无复玻璃魂。…‘明月魄”,可解也;“玻璃魂”,不可解也。周宣王时《采薪歌》曰:“金虎入门吸元泉。”“金虎”、“元泉”,的是何物?

    四三

    联句,始《式微》。刘向《烈女传》谓:“《毛诗》‘泥中’、‘中露’,卫二邑名。《式微》之诗,二人同作。”是联句之始。《文心雕龙》云:“联句共韵,《柏梁》余制。”

    四四

    集句,始傅咸。傅咸有《回文反复诗》;又作《七经诗》:其《毛诗》一篇,皆集经语。是集句所由始矣。

    四五

    诗文集之名,始东京。《隋经籍志》曰:“集之名,东京所创。”盖指班史某人文几篇,某人诗几篇而言。后人集之,非自为集也。齐、梁间始有自为集者:王筠以一官为一集,江淹自名前后集,是也。有一人之集,止一题者:《阮步兵集》五言八十篇,四言十三篇,题皆曰《咏怀》;应休琏诗八卷,总名曰《百一诗》:是也。亦有一集止为一事者:梁元帝为《燕歌行》,群臣和之,为《燕歌行集》;唐睿宗时,李适送司马承祯《还山诗》,朝士和者三百余人,徐彦伯编而序之,号《白云记》:是也。有一集止一体者:崔道融《唐诗》二卷,皆四言,是也。有数人唱和而成集者: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