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2 章(第1/4页)  正义之剑-全球追捕、审判纳粹战犯史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B2b 、B2c ;路的西侧有4 座营舍,即B2d 、B2e 、B2f 和B2g ,建于1942年。这个营区本是男囚营区,后来因女因大量到来,其中的B2a 和B2b 营舍被划归女营。

    上述9 个营舍每个均可容纳20000 人,计划总共关押250000人。B1和B2两个营区之间存在一条铁路,它的两侧分别是壕沟和医生挑选新来囚犯的所谓“死亡站台”。

    B3区原来计划是关押各国战俘的地方,后因种种原因迟迟未能全部竣工,也基本上未能充分使用。

    2 .焚尸场。这是比克瑙分营,也是整个奥斯维辛集中营最重要、最具特色的建筑物。其规模在整个第三帝国范围内是最大的,其他集中营、灭绝营远远难以比拟。它包括第二、第三。第四。第五这四个焚尸场;至于第一焚尸场,是指最早建立在主营的那个焚尸场。四个焚尸场共设有46个大小焚尸炉和8 间dú气室,每间dú气室至少可容1500人,较大的可容2000人以上。第一、二焚尸场规模较大,dú气室和紧相连的脱衣室均设在地下;第三、四焚尸场规模稍小一些,dú气室设在地上,以相毗连的一个树林代替脱衣室。此外,分营还拥有两个由其他建筑物改建的dú气室,当局称之为第四号库和第五号库。

    3 .淋浴和消dú站。此处确是不加引号的消dú站。它位在第二和第三焚尸场之间。凡是抵达后被纳粹医生视为不具备劳动能力者,被党卫军看守引人dú气室“洗浴”;而那些被视为仍具备劳动能力者,则被送到此处进行实实在在的洗浴,还要剃掉头发,换上条纹囚衣,从此成为奴隶。

    营区、焚尸场和消dú站构成比克瑙分营的主体建筑群。整个营区都用双层高压电网环绕着,沿着铁丝网每隔50米就设一个了望塔。每个营舍周围都围着轶丝网,禁止不同营舍的囚犯进行任何串联。

    4 .集中营管理人员生活区。这是3000名党卫军男女看守、管理人员、驻营医生护士、各部门官员的宿舍区,位置在营区之外。此间的各所营房都装置了暖气和热水设备,并设立了医疗设施齐备、先进的党卫军医院。

    5 .6 、7 、8 分别为水塔、警犬舍、储存站和农业基地。

    可见,这付平面图足以作为揭露纳粹战犯们使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杀害上百万和平居民的罪恶体制的证据。

    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另一个分营莫诺维茨(布纳〕分营的平面图,保存在另一间办公室的保险柜中。薇拉曾多次试图进行拍照,但因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得手。

    最终,由那里的囚犯、另一个捷克人鲁道夫哈耶克向抵抗运动组织提供了比较详细的情况介绍:布纳是法本工业公司化工联合企业的中心之一,纳粹德国在这里生产各种化学合成产品。它主要以附近的西里西亚蕴藏丰富的煤矿为原料,生产合成汽油及其它碳化物和yào品。1943年,法本公司将其全部产品研制开发工作都集中到布纳,在此建立了63座试验室。法本公司从奥斯维辛集中营当局那里购买囚犯主要是年轻女因作为试验品,供63个试验室在她们身上进行研制新yào品和新型化学试剂的试验,上万名男女囚犯成为这些残酷试验的受害者,其中不少fù女被残害致死。

    其实,这些试验都是根据党卫军最高当局同德国主要化工企业达成的协议进行的。

    早在1941年布纳分营初建时,希姆莱就曾给奥斯维辛集中营司令官霍斯下达命令,要求他务必保证向法本公司提供所需数量的健康男女囚犯。纳粹医生克劳贝格、舒曼、门格尔、维尔茨等对女囚进行的各类绝育试验,往往是服务于法本、拜尔等大型化学公司的科研目的。

    整个布纳分营的建筑群呈椭圆型,营区中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