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章 登基建国 (二)(第1/3页)  龙啸大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其实王徳化和韩赞周制订的暂行太监制度确实还算不错, 而且只是仅限于皇宫内部的事务,并没有干涉朝政财务的权力,因此就是拿到內阁,或是参政院去讨论,也能通得过毕竟这么大的皇宫, 需要足够的人员来管理,扩充一千名左右的太监,也并不为过份

    在明朝,太监来源主要是两个渠通,一是从俘虏和罪犯里挑选,净身之后入宫当差,另一个是自己报名,完全听凭自愿

    不过大部份太监都是通过后一条渠道进宫的因为在明朝,太监还是一份比较有前途的职业,吃皇粮,工资高,有正式编制,有养老保障和晋升机会,各种福利,连老婆都可以娶,可以说除了不能传宗接代以外,什么都有了当然如果在宫里混出了头,则可以从子侄中过继一个来养老送终因此一些生活贫困,难以维持的百姓,都自愿报名入宫,或是把自己家里的一个男孩送进宫里去净身,至少可以换来一家身活无忧当然也有一些其他原因,走投无路,只好进宫去当了太监,最著名的九千岁魏公公就是自己报名成为太监中的光荣一员

    到这个时候,太监制度在中国己经存在了几千年,这些情况历朝历代都有,大臣们对皇帝的要求,只是严禁一让太监干涉朝政,但对太监制度本身,并没有太多的异议,没有人会向朝廷建议,要求彻底取消太监制度包括现在的南京政府在內,谁都认为有太监存在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商毅在称帝之后,启用太监来管理皇宫里的事物,也完全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但只有商毅除外这一点在很久以前,商毅就已经想好了,一但自己称帝,那么首先要确定的几件事情中,废除太监制度,就是其中之一不仅自己不用太监,而且包括自己的孑孙后代,也都禁止启用太监

    商毅对太监本身并没有什么偏视,而且明朝的太监,也不全是坏人,其中也有相当一部份太监干出了不错的成绩,如世界公认的航海家郑和但太监制度绝对是一项落后、愚昧而残忍的制度,说明了就是中国的皇帝怕自己带绿帽子,而通过残害他人身体的方式,来达到对后宫的有效控制,但在商毅看来,如果没有做种马的本钱,就别找那么多女人

    因此对王徳化和韩赞周经心编写的太监制度,商毅根本就没有看,直接撕了,同时又招集內阁的成员,正式告诉他们从此以后,彻底取消太监制,现有的太监还留在皇宫服务,一直到他们终老为止,但绝不许再招募或是引入的太监,等这一批太监都老死之后,太监制度也就彻底终结了

    以后皇宫里的管理和工作,将成立內务府来付责,全部使正常人,并属于正常的官员编制,当然内务府的俱体制度还要慢慢制定,现在先把原来王府的人员全部都带进皇宫里,依旧各付其责,只是都进升了一级

    虽然商毅平时的生活并不算奢华, 但毕竟身份地位都不同, 而且也是家大业大, 王府里面的人员总计也过了三百口, 仅管理人员就有大总管、总管、管事、执事、掌事等五级,共计有五十多名,另外每个妻妾的身边也都有十几名家人伺奉,男男女女,年长年幼都有这还只是算王府的从人,不算卫兵当然以商毅的身份地位来说,也己算是最低的标准了

    因此把王府的人员都带进皇宫里,一来是可以充实皇宫里的人贞,二来都是熟人,使唤起来也方使顺手,由其是众妻妾身边的伺奉家人,大都是跟了她们好几年的人,也都互相习惯了

    当然就算是把王府的人员都带进皇宫里,但相对于皇宫来说,依旧还是地广人稀,空着的位置还是大片大片,而商毅则下令,将空余的宫殿、位置都暂时封闭起来,等以后宫里的人员増加,再逐步开放而皇宫里的守卫,则是和王府一样,从中华军中抽调家庭出家好,政治合格,根红苗卫的士兵,组成待卫军团,来保卫皇宫的安全

    不过在听完了商毅的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