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八×九章 整军备战(下)(第1/3页)  龙啸大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随着情报处的成立,商毅在北京设下的情报网络也逐渐向正规化转变,并且也初步训练了一批专业的情报人员,已经偷偷派遣了一批情报人员北,接管北京的情报工作。而在以后,也要逐步逐步,用新的专业人员取代以前的人员。

    不过前一批的情报人员在北京也己经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一共在北京建立了七个情报站,用酒楼、茶馆、杂货铺、普通居民等身份来掩饰自己,并且己经基本溶入到北京的社会生活中去了。而下一步,情报处也打算开始向清廷內部浸透发展,那怕是暂时还不能打入北京的官场,但也可以以商人的身份,先结交一些权贵势力。因为商毅手里掌握着不少贵重商品的货源。

    当然情报工作并不是一定要打入到官场內部才能获取,只要是通过对发生的事情仔细的观察,也能大致推断出一些事情来,由其是军事行动。因为在大军要调动的时候,会大量征集民夫,工匠,征调车辆、牲口,收购粮食,物资等等,根本就不可隐瞒得住。另处多尓衮要编制三大营,以及颁部圈地令的事情,也都一起传到了杭州来。

    商毅看完之后,也觉得并不怎么意外,圈地令和逃人法都己经施行了,只看剃发令在什么时候会发布了。

    尽管在后世,许多历史学家把多尔衮称为清王朝入主中国的关建人物,甚致称其有雄材大略,实现清朝入关的百业大计,是满清杰出的政治家。但在商毅看来,多尔衮顶多还算是一个不错的将材,称为政治家确实在些过份了,至于雄材大略,就更谈不了。事实在满清入关之后,多尔衮在许多政治问题的处理都极为错误,史学届公认的清初的三大暴政:圈地令、逃人法、剃发令都是由多尔衮发布的。

    而其中最错误的一条,到并不是在后世最臭名昭著的剃发令,而是圈地令。因为在中国自汉代以来,土地一直都是社会的核心问题,大部份的王朝更替,说白了就是土地问题,历朝在开国之初,都会有一次土地的重新分配,使所有农民都能得到一块土地,进行耕种。而满清刚一入关,却偏偏反其道而行,大肆侵占兼并土地,逼良为奴。

    尽管圈地令的目地是为了安置八旗子弟,使他们能够安心作战,但这也并不是没有别的办法解决,如果是皇太极当政,也许会采用相对缓和一点的方式。

    同时虽然圈地令看似达到了迅速安定八旗各户的目地,但实际却使八旗的战斗力锐减,因为拥有了大量的田产和包衣之后,安逸的生活也使八旗子弟的尚武精神迅速瓦解。到了康熙年间,在平三藩、收台湾、战沙俄等战役中,清军的主力也甴八旗变成了绿营。

    只不过在另一时空里,满清在入关之初,可以依靠着强大的兵势压制住了社会各层的反抗,同时也是当时的南明朝廷实在太不成器了,没有抓住满清的这些漏洞。

    但现在则不同了,商毅这只大蝴蝶扇动的翅膀,己经引发了一场强力的大风暴,商家军的横空出世,打破了“满人过万不可敌的神话“,使南方有了一支足够与清廷相抗衡的军事力量,并不再是不堪一击,因此清朝的这些政策的消极面,也将会一个一个放大,以致于成为清廷难以克服的弱点。

    因此商毅也立刻下令,聚集统战部的成员,以及各师的师长招开军事会议,在会议,吴汉生首先向众人报告了情报处发回来的消息,从目前北京的种种迹像判断,清廷确实正在准备着新一轮的南侵。而俱体的时间,最迟也应该是在明年的半年,也许在今年十月左右,就会开始进行前期的小规模战斗。

    这和商家军最初的估计可大有出入,因为按照预计,清廷至少在明年一年的时间里,不会发动大规模的进攻。而商家军也打算趁着这个时候,发动淮北战役,攻取徐州,取得中原地区的主动权,而现在看来,想要夺取徐州,可就不那么容易了。于是众将也都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