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三章 反击(一)(第1/3页)  龙啸大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就在林凤舞满心欢喜的和陈圆圆商议着如何对隆兴堂展开反击的时候,这时的隆兴堂里却己是乱成了一片,隆兴堂付二十个织造作坊的作坊主也全部都聚集一堂,正在激烈的争辩着。

    “赵主事,这么下去可不行啊,这都两个多月了,不但没能整跨新丝路丝绸织造厂,现在只怕是我们就要先跨了,降价不能在继续下去了。”

    说话的这人叫罗道维,他今年五十二岁,开了一家名为祥云记的丝绸织造作坊,押有一百零三台织机,而在外围与他长期作合的散户也有四十多个,这样的规模在隆兴堂里算是首屈一指了,而且他在丝绸行业中巳经干了三十多年,因为做的时间长,在这一行里也颇有威信,因此首先开口发言。

    罗道维这一带头,其他的作坊老板也都坐不住了,锦丝记的东家周宁华也道:“是啊,赵主事,现在都己经是五月份了,眼看着收购生丝的旺季都过了一大半,如果是在以前,各家少说也都收了几万斤生丝,但现在呢?不瞒各位说,我的锦丝记才收到三百多斤生丝呢?不仅把以前的供应生丝的主顾都得罪光,而且还推了不少购买生丝的主顾,现在提价还来得及,要是再拖一个月,这一年不就喝西北风了吗?”

    周宁华的话引起了众人的响应,七嘴八舌,都主张停止降价收购生丝,立刻提价。

    苏州生丝的价格大战己经持续了两个多月,而且渐渐到了生丝收购的高峰期,毎天都有千余名丝农到苏州出售生丝,新丝路丝绸织造厂的门口也从来都没有断过人,另外新丝路丝绸织造厂定购的一百五十台织机己经交了货,还又追加了一百台,同时依附于新丝路丝绸织造厂的散户也超过了两百家,算起来己有六百台左右的织机生产,至少从表面上看,到也是风声水响,兴旺发达。而隆兴堂下属的各个织造作坊却还是冷冷淸清,门可罗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三月份的时候,还经常传出新丝路丝绸织造厂也会降价的谣言,但每隔十几天总有一批白银送到,在厂口挂出的价格牌也一直没降,因此到了四月份,这种谣言己经渐渐绝迹了。

    当然这场生丝大战也吸引了所有苏州人的目光,再加上【杭州时报】也在里面推波助澜,因此也成为街头巷尾,茶余酒后的谈资,据有人估计,新丝路丝绸织造厂花费的白银己经超过了百万,也让人不得不惊叹,新丝路丝绸织造厂果然是财力雄厚。同时也传出不少流言,有人说商毅身资巨富,足可敌国,拿出几百万两银子来,眼都不眨一下,隆兴堂那是对手;也有人说商毅是发动了杭州所有的商家力量,和隆兴堂血拼。

    这场生丝大战和酱油众的利益无关,他们当然都是看热闹,但当事者的一方可就不能轻松,新丝路丝绸织造厂固然是承受着巨大的庒力,隆兴堂的一边也好不到那里去。在一开始降价的时候,隆兴堂的各成员还抱着拖跨新丝路丝绸织造厂的想法,因此还都能够忍着,而新丝路丝绸织造厂竟然远比他们想像中的坚强,一直到现在仍然没有降低收购生丝的价格,也没有丝毫撑不下去的迹像,而隆兴堂却有的不少成员却有些开始坚持不住了。

    两个多月,隆兴堂以下的各织造作坊最多的也才收购到几百斤生丝,根本就不够维持生产,每一家织造作坊都己经停了产,而房租、工匠的工钱,毎天的伙食这些开支却都一分钱不能少,这可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因此毎一个人都叫苦不迭。关建还在于,这时开始,己有海外的客商到苏州来购买生丝,但现在拿什么卖呢?

    而其中最惨的就是程协祥和王柏两人,当初郑敬高威胁利诱两人从新丝路丝绸织造厂撤资,而回报就是让他们加入隆兴堂,终于打动了两人。现在两人撤资以后,到是都如愿以偿的进了隆兴堂,但却发现根本就收不到任何生丝了,而每个月要交的会钱、还有给郑敬高的供俸却一两银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