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九十五章 战略欺骗(第1/4页)  北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九十五章 战略欺骗

    当时间进入1918年之时,欧洲战场上的各大主角们都已经是精疲力竭,这都在谭延闿的意料之中,不过最令他感到意外的是直到现在美国都还没有宣布加入协约国参与战争,这不能不让他感到非常意外——在他的记忆中美国人是应该参加战争的,现在俄国已经崩溃、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也是在崩溃的边缘行走,德国、法国和英国则是面临战争资源枯竭。

    除了战争资源的枯竭之外,最让交战国双方感到疲惫的是人员伤亡损失——在1915年的时候英军每月伤亡两万人,到了1916年则是四万八千人,而在1917年如果平均到每个月是六万七千人,实际上在十一月和十二月的时候这个数字已经上升到近八万人,这个数字对于本年度的战争伤亡有个非常明确的指向性。

    如果看过法国的伤亡数字,那么英国的伤亡数字就显得非常“乐观”了——每五个法国人就有一个被征召入伍,而百分之九十的适龄法国男青年都加入军队,但是这些人其中高达百分之七十八在战争中伤亡、失踪、被俘。法国在这场战争中动员军队并不是最多的,但是相对于它的人口数量而言,法国征召入伍的人数与其总人口的比率绝对是最高的,如此惨重的伤亡比例足以让任何一个冷酷无情的法军将领动容。

    美国虽然没有参战,但是有很多美国青年前往法国参加志愿军加入战斗,这个数量不会太多,但是欧洲战场给他们留下的印象是极为深刻的,尤其是参加过马恩河、凡尔登和索姆河这三场战役的美国青年,战争给他们留下了一生的阴影——当一个美国青年从欧洲战场上走下来,回国看到纽约自由女神像之时大声喊到:“喂,老大姐,如果将来你想要再看到我的脸,恐怕你只有要转过身来了!”言下之意就是他再也不会走出美国一步了。

    美国参不参战已经成为协约国和同盟国所关注的焦点,在这个时候两大中立国任何一个倾向于一方,那对于对方来说都是一场灾难。不过在竞争中立国方面虽然协约国更有竞争力,但是美国却一直拖到现在也没有宣布对同盟国宣战,即便德国潜艇每天都要在大西洋上敲掉从美国出发数量不等的货轮——毫无疑问美国固然关心欧洲大陆,但是对于太平洋西岸那个同样强大的中立国动向更加关心。

    日德兰大海战固然重创了德国舰队,但是中国插手暴露了英国四十号房间掌握德国密码的秘密,德国随即更换密码并且在迎接施佩舰队回国。虽然没有再次进行公海舰队大规模行动,但是毫无疑问德国的装甲巡洋舰和战列巡洋舰多次小规模突破封锁线对英国贸易航线进行袭击,这让英国皇家海军承受了巨大的国内舆论压力。

    更令英国海军部门头痛的便是德国的潜艇,以前掌握德国密码的四十号房间会告诉他们德国潜艇的路线,英国海军只需要在这些路线上布雷等德国潜艇自己撞上来就可以,但是现在失去这个优势之后,每个月在大西洋上被击沉的协约国货轮数量急剧增多。虽然后来采用了护航措施,不过英国的水面舰艇都用来封锁德国使得这个工作捉襟见肘,因此英国更加需要美国——美国不仅可以提供巨大的战争资源,它的海军规模是仅次于英德的,实际上考虑到日德兰海战给德国造成的重创,和德国的战争资源匮乏停止了造舰活动,美国海军在质量和数量上已经超过德国。

    先前美国建设庞大的舰队最初衷是为了“宿敌”英国,不过中国虽说达不到后来者居上的地步,但是在中俄海参崴大战之后的快速发展凛然逼近美国,尤其是在无畏舰的竞争上更是领跑一步,这使得美国多少对这个邻居感到了些棘手。更让美国感到隐隐畏惧的是中国的战列舰数量虽然不多,但论起质量却明显遥遥领先美国,在东云级战列舰出现后美国更是将海上头号大敌锁定在中国身上——此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