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一章 小站(第1/4页)  北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一章 小站

    “说到军事,公子嘱咐的对直隶督标的加强和扩充已经完成,原本三千人的直隶督标按照公子的要求择其精壮、无吸食鸦片、无恶赌烂习……淘汰下来剩余一千五百人,后从直隶、山东、山西招募补充,现在已经扩充到六千三百人,以在下看法,公子应该择一交通便利之地开始练兵了!”沈静说到。

    “呵呵,现在手头上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哪一项都是耽误不得,我有些忙不过来了!”谭延闿有些自嘲的笑着说道。

    沈静神色郑重的压低声音说道:“公子,其实我朝在嘉靖年间便已经有入乱世之征兆,鸦片为祸华夏也是从那个时代开始的,直到同治年间才酿成巨祸……现在经过洋人、发匪、捻祸和最近的甲午战争,这乱世已经非常明显了,可叹朝廷诸公在甲午之前还粉饰太平……乱世之中靠的是什么?是军队!有军队便有名位事业,无军队则头上的乌纱被别人提在手中,想怎么拿捏便怎么拿捏!当年曾文正公在江西进退维谷,恰逢父丧丁忧,可是不到一年朝廷便夺情请其复出,这是为什么?!”

    “这个简单,还不是因为曾文正公会打仗?!”寇青毫不在意的说道。

    谭延闿摇摇头淡淡的说道:“仲卿兄,你错了!朝廷夺情曾文正公不是因为他会打仗,而是因为湘军就是他的!”

    “不错!朝廷看重不是曾文正公一个人,而是他手下那十几万湘军,只有湘军才可以剿灭发匪,但是湘军从上到下都是听命于曾文正公一人,朝廷中有谁能够调的动?!朝廷无奈之下才会这么做,反观曾文正公的学生李鸿章,几十年来长保荣华富贵,满天下的清流都骂不倒他,反而是越骂他活得越滋润,就连翁同龢这样的死对头都拿他没有办法,还不是因为他手中有从淮军演化而来的北洋水陆两支劲旅?和曾文正公与李鸿章同时代的剿灭发匪的其他将领,诸如袁甲三之流,四处流落,没有自己亲手建立起来的军队,最终还是一事无成!”沈静沉声说道。

    沈静说得这些谭延闿心中都明白,若是在李鸿章和曾国藩之前没有人看出这一点来也算是情有可原,但是有曾李两人做榜样,天下只要稍有心思的人都能够明白这其中的道理。谭延闿想要把持新军也是出于同样的目的,因为他所知道的中国近代史就是这么发展的,能够在历史上留下自己名号的人,后面肯定有一支为他打天下的军队。袁大头和孙中山之间的区别就差这么一点点,但是两人所能够成就事业的根基上的差别最终导致了孙中山不得不选择退让,其实到了孙中山那步凭借自己的威望来统合军事力量闹革命的已经是走这一路的顶级表现了,说到底还是手中没有可以支配的强悍嫡系军队,否则中国的历史早就改写了。

    “最近我常听到一个人,他就是袁世凯,袁甲三正是他的叔祖。此人原在朝鲜,大战之时见风使舵便先行逃回来了,李鸿章失势但也保护了他,为他洗脱了罪名并且还给他按了一个浙江温处道道员的头衔,不过袁世凯并没有去浙江,而是一直在京师逗留四处活动……此人的做法到也是吸取了袁甲三的不足,他已经走通了李鸿藻的门路,看他的意思是想要谋得胡燏棻的定武军,逢人便大谈新军编练……公子,我认为编练直隶督标已经刻不容缓,新军能否成军时间最为关键,若是袁世凯先成那公子亦落人后,时局发展下去恐对公子不利!”沈静补充说道。

    谭延闿说道:“这个人我知道,而且我更清楚这个家伙恐怕以后会是我的大敌。我自然有我的优势,相比之下袁世凯不是科举出身,我却是三元及第的状元,但是我的弱点便是没有像他一样训练过军队,他在朝鲜曾经训练过一支五千人的新式军队,这是在国内还未曾有过的……就是因为我没有训练过军队,所以我才没有办法取代胡燏棻来训练他的定武军,眼下津芦铁路开工在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