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章 戒毒(第1/4页)  北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戒毒

    “当我第一次见到总统的时候实在是有些丢人,那个时候我正是毒瘾发作痛不欲生的时候,当一个衙役敲开我的嘴巴胡乱塞进一颗戒毒丸不长时间后,我就稀里糊涂的睡着了。等我醒来后就听见一个衙役高声喊道:“十八号醒过来了!”不一会一个才十六七岁的少年出现在我的眼前,问了一下我的身体感受后,在一个本子上做了记录便走开了——这个少年便是以后的总统,而我则是一个人见人憎的鸦片鬼……”——《战争之狐——李韬传》,吴桐萱、李韬著,强学书社,1940年出版。

    对于翻译科的任务,谭延闿早就和谭钟麟商议过了,考虑到谭钟麟的保守态度,谭延闿决定将翻译科的职责定位为大量翻译国外各种书籍,将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引进中国。在谭延闿看来张之洞的翻译科太过奢侈了,只为一个人服务,这未免会造成资源浪费。闽浙总督少不了要和洋人打交道,不过仅仅为了这个而编制一个翻译科就显得太多余了。

    在谭钟麟的资助下,谭延闿买下了一家印刷作坊,并且每日都从洋行那里订购外文报纸,这些报纸主要是从香港那边搭乘定期的轮船送过来,除此之外,他还从洋行那里开列了一个书单,上面全部都是外国出版的科学书籍,当然中间也夹杂了很多名人传记类的书籍。这家印刷作坊被谭延闿起名为“强学书局”,历史上的公车上书之后,康有为等人成立了强学会,谭延闿是不会“抢注”这个名称的,因为“会”在中国与“朋”、“党”有着相似的政治意义,晚清并没有开党禁,后来强学会被打击之后便以“强学书局”为掩护了。

    谭延闿不会犯这种错误,他现在还不想涉及政治,一旦这名称上戴着“会”,那就和政治有很深的关系了,这可不是他所期望的,就是谭钟麟也会第一时间将自己的这点想法给扑灭。强学书局最重要的任务便是翻译,当然在一些书籍的选择上,他也非常隐晦的在书单上选择了几本关于西方政治方面的,至于能够捞多少鱼他并不在乎。

    尽管卖国条约签了不少,可能就是连统治者自己都数不过来,可惜的是上至皇帝下至朝廷忠臣,就是以牺牲中国人口减少换来“同治中兴”的曾、左、彭、胡四名臣很可能都不知道法兰西和英吉利之间有什么区别,现在的李鸿章和张之洞比他们强一些,但是对于国外的情况也是知之甚少。

    《强学文摘》就是专门面对国外的变化,根据外文报纸来翻译摘要集册刊行,所面对的就是这么一个缺口。不过服务的对象不仅仅限于李鸿章和张之洞这样的高官,地方乡绅、商人、比较开明的读书人都对《强学文摘》有需求。

    就这样,新成立的翻译科成为闽浙总督府幕僚堂最为繁忙的部门,经过一系列的准备后,在三月十日第一期的《强学文摘》终于出版了,首印一千册,其中有两百册被闽浙两省的各个衙门承订,另外还给两江、湖广、两广、直隶四个总督衙门各送去了十册,然后在闽浙两省的主要城市出售。虽然谭延闿并不指望《强学文摘》能够为他带来滚滚财源,但是他也不打算亏本,这一册《强学文摘》的定价半两银子,每个月买两期,只要单期能够卖出五百册便可以保本经营。

    事实上《强学文摘》的销量是非常不错的,送给四个总督衙门的意见还没有反馈回来,但是在江浙一带自己凭借市场消化的数百册已经销售一空,尤其是上海、杭州、宁波等地买的最好,甚至要求增印的消息也传回到闽浙总督衙门,有了这样的好成绩,谭延闿自然信心十足的又加印了五百册供各地发售。《强学文摘》没有什么稀奇的内容,全部都是将外国报纸原篇翻译过来,对于一些题材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后集合成册来出版,每一篇文章后面都标注了文章的出处。

    这个时代的中国是十分闭塞的,尽管列强采用坚船利炮打开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