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三章 接线(第3/4页)  决战朝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侧宽约一千五百米的山坳,同时也是一条用炮火和鲜血铺就的死亡之路。

    事实也证明,不管是在今夜之前还是之后,这条路都让志愿军战士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他们的目的,是为了不让五圣山对我们派出援军,是为了切断五圣山与我们的联系。这也许就是美军所谓的火力封锁吧!美国佬还真是大手笔,每分钟打五到七发炮弹,这一个晚上都不知道要消耗多少炮弹了。而这一切,为的不过是上甘岭这两个面积还不到3.7平方公里的高地。由此可见,美军对我们这两个高地是抱着势在必得的态度。

    但可惜的是,军部却一直都没有对美军进攻这两个高地起到足够的重视,他们始终认为美军进攻上甘岭只是一个幌子,一旦我军把西方山和斗流峰的精锐部队抽调到上甘岭方向防御的话,美军就会利用他们现代化交通工具机动性强的特点,把上甘岭方向的兵力迅速调往西方山、斗流峰一带发起总攻。所以军部即使知道了美军对上甘岭发起了猛烈的进攻,还是不会从西方山方向调来一兵一卒。

    换句话说,在上甘岭战役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的时候,上级还是没有正确理解美军的作战意图和主攻方向。

    看着坑道外美军猛烈的炮火,我就想起了下午与张团长通电话时,他说的会给我们派两个连的援军。

    说实话,这时我是即希望他派出援军,又不希望他派出援军。

    希望他派出援军,那是因为我们这两个高地经过白天的激战人员伤亡、弹药损耗都很大,迫不及待的需要援助。不希望他派出援军,则是因为我知道这些前来增援的部队,大多都会牺牲在路上。

    在现代时我就曾经看过这样一个资料,因为美军严密的火力封锁,前来增援上甘岭的部队往往一个连队往上冲,能活着到达上甘岭坑道的只有两、三个……也正是因为这样,史上的上甘岭战役才会打得如此的艰苦。

    时间一分一秒地朝前走,十分钟一眨眼的功夫就过去了。我朝身后的战士们一挥手,抓起步枪就朝坑道口跑去。蹲在坑道口前等了一会儿,等探照灯的光柱从面前掠过后,我一个径步就窜了出去。

    硝烟弥漫,尘土乱飞。

    我相信在这黑暗的某一个地方,正有几个美国佬举着枪对准我们的坑道口。美国佬并不是傻瓜,他们肯定会想得到我们有可能在晚上偷偷的溜出来捅他们一刀。所以很自然的,他们就会布置一些兵力临视我们这些坑道口。

    但我可以肯定,我从坑道口窜出去的时候,那些负责临视坑道口的美军并没有发现我。道理很简单——我还活着。

    从某个方面说,也许我还该感谢美军的那些炮兵。

    因为他们的火力封锁,使得上甘岭上到处都是烟尘,这些烟尘毫不夸张的可以用遮天蔽日这个成语来形容。即使是在白天也可以把太阳的光线遮挡得严严实实,更何况是在这夜晚。再加上那隆隆的炮声完全掩盖了我们的脚步,这才使我们有可能从坑道口钻出来而不被敌人发觉。

    当然,这要在不被敌人的探照灯盯上的情况下。

    我一窜出坑道口,就在外面打了一滚翻进了旁边的一个弹坑。这时我情不自禁的把目光投向了坑道口斜上方的一个位置。

    这是一种很奇怪的感觉,在这黑夜中我虽说什么也看不到,但却总觉得那个方向有几双眼睛在盯着我看。

    我记得大学时,英语老师一再强调我们要多读、多写。对此,她做出的解释是读多了就会有语感,写多了就会有手感。后来我发觉还真有这么一回事,读得多了,有时跟人对话时想也不想一句话就脱口而出。

    于是总结了这个经验,我在做其它事情的时候也会把这一套用上。比如杀人杀多了也会有手感,枪打得快了,还会有快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