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八章 妙计惑敌(第1/5页)  大汉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八章 妙计惑敌

    这决断很难下呀!周阳自打统兵以来,就从来没有遇到如此难以下决心的事情。继续进军,风险太大,即使以汉朝的强盛,也是冒不起这风险。撤退,失去良机,谁又能狠得下心?

    若周阳的思绪是一驾马车的话,这驾马车给两匹骏马朝着两个截然相反的方向拉着,一匹往北,要去龙城,一匹往南,要回汉境。两个方向,各有利弊,一再权衡,难以分出高下。

    周阳手按在刀柄上,双眉紧拧,目光时而锐利如剑,时而黯然,时而挥着拳头,时而摇头惋惜,久久之后,却是没有出声。

    如此大事,关系着华夏的兴衰存亡,不要说周阳,就是把历史上著名的天才集中在一起,他们也要劳精费神,好好想清楚。

    李广、程不识他们没有说话,打量着周阳,心神随着周阳的情绪变化而不断波动。当周阳振奋之时,他们暗松一口气,当周阳惋惜时,他们的心弦儿没来由的绷紧了。

    自打追随周阳以来,就从来没有见周阳如此的难以决断,就是长城大战,汉军的胜率不高,周阳也没有如眼下这般焦虑不安。

    公孙贺低垂着头,犹如斗败了的公鸡一般,心中一个劲的道:“都怨我,都怨我!”

    时间如指间沙,在无声中流逝,一段不短的时光过去了,周阳仍是没有作出决断。

    李广、程不识他们互视一眼,这种决断,那是折磨人,折人的寿延。

    程不识冲李广一使眼色,是要李广说话,一向嘴快的李广却是摇头。程不识脸一沉,一呶嘴,李广伸手抚抚额头,这才试探着,道:“大帅,末将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哦!”周阳从沉思中惊醒过来,道:“飞将军有话只管讲。”

    “大帅,我们撤吧!”李广小心翼翼的道:“若是继续进军,风险太大,这种奇险,我们不值得冒,也冒不起。”

    继续进军,很可能惨败,把汉朝倾尽国力打造出来的新军全部葬送。虽说汉朝国力雄厚,即使二十五万大军全部损失了,只要假以时日,仍是能够再训练出来。

    可是,这需要时间。问题是,一旦汉军大败,军臣单于肯定不会给汉朝时间,不会让汉朝有恢复的良机,一定会抓住机会,大举南下,攻破汉朝北方的城池,纵兵横扫中原。

    中原一破,华夏必然衰败,汉朝也就没落了,这可是兴衰存亡的大事,不能不谨慎。

    与其如此,不如撤退,回到汉境,打退军臣单于的进攻,保境守城,以图后举,这才是稳妥之策。

    “是呀!”李广一打破沉默,程不识马上就附和起来:“进军,这是奇险,大汉承受不起,不如撤退。击破匈奴这事,华夏等了上千年,也不争这些许时日。”

    一千年都等了,再急也不急这几年时间,卫青他们不住点头,大是赞同此言。

    “再说了,为了击破匈奴,大汉是两种准备,险策不行,还有稳妥之策可用。”程不识接着往下说:“我们先回到汉境,准备迎接匈奴的进攻。只要打退了匈奴,我们就可以趁势进军河套之地,拿下河套之地。河套之地是剑利的剑柄,一旦由大汉掌握了,匈奴也横不到哪去。我们就可以从河套之地出发,直捣龙城,直奔狼居胥山。”

    “虽说一仗一仗的打,击破匈奴的时间会长上一些,可是,风险不大,很是稳妥。”卫青接过话头,也来劝说。

    众将你一言,我一语,把风险利害剖析得很是透彻,然而,周阳却是皱着眉头,问出了一句让他们想不到的话。

    “你们说,多落这个老东西,他会如何向单于禀报?”周阳紧抿着嘴唇,一副沉思之状。

    “大帅,这还不一样吗?”李广摇头,气愤不已的道:“这个老东西,害人不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