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一章 董仲舒(第1/5页)  大汉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一章 董仲舒

    “周阳,朕把你召回来,是要你与主父偃,窦婴、冯敬一道,办好这招揽人才一事。”景帝在周阳转念头之际开口了:“你很多想法新颖,你要多用心。”

    “诺!”周阳这才明白。

    接下来,景帝询问了一阵练兵的事情,周阳一一回答,景帝非常满意。至于找东胡还是百越练手的事情,景帝笑着回答,这事不急,只要把兵练好了,还会找不到仗打吗?

    尽管周阳制订了先南后北的战略,可是练手这事,周阳更倾向于东胡。因为东胡的地形、气侯与大漠有些近似,南越的地形气侯与匈奴截然不同。

    至于找东胡还是百越下手,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了。

    周阳从宫中回来,好好的歇息了一晚。次日一早,就去宫里,景帝带着周阳、主父偃、窦婴、冯敬四人,四下里查看。

    这次要招揽的人才,不仅仅是经国之士,还有技艺之士,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科学家”或者“科技工作者”,养马驯牛、种庄稼、打铁都在其中,每一行派有专人负责,分为很多点,这一巡视费时不短。

    与匈奴的大战需要很多战马,若是没有大量的战马,陌刀再好,也不可能出现在战场上,景帝首先来到的就是挑选养马之士的地方。

    只见一众马政官员,身着官服,正在挑选人。前来应试的人很多,排起了数条长龙,个个一脸的期盼之色。

    一个颏下蓄着胡须的中年男子,不乏精明之气,正在回答马政官员的问询。

    “你有何长处,敢来应试?”一个官员打量一眼这个男子问道。

    “大人,草民别无长处,会骟马。”这个男子声调有些高,生怕别人听不见似的。

    “卟!”

    立时有人忍不住笑起来。骟马这事,很为人瞧不起,他却高声嚷嚷,要人不发笑都不行。

    就是景帝也是强忍着,才没有笑出声来。周阳把他那副自豪样儿看在眼里,不由得莞尔。

    “大人,您别笑话。”这人的声音一点不见小:“这骟马可有道道呢,一个不好,就会伤口化脓,甚至死掉。这取卵更得小心……”

    话匣子一打开,就收不住了,如何取卵,如何缝合伤口,如何治刀伤,一一道来,头头是道。

    “骟马还有这么多道道?”景帝听在耳里,奇在心头,要不是亲耳听到,还真不相信骟马有这么多的技巧。

    主父偃、窦婴、冯敬三人谁个不是如景帝一般惊讶?

    尽管周阳知道骟马虽然不为人瞧得起,也是一门学问,听了这人的话,仍是不免一阵惊讶。周阳惊讶的不是骟马的讲究多,而是此人对这方面的研究非常深入,有些已经可见现代兽医学的端倪了。

    他主张要对刀伤用药,力避发炎化脓,只不过没有用现代术语说出来罢了。

    马政官员问询一些问题,此人一一回答。这些官员都是此道好手,一听便知他没有说假话,于骟马一事极为精熟。

    “好!”马政官员点头道:“你精于骟马,这很好。皇上要推行马政,大汉要大量驯养战马,你这骟马的本领用得上。从现在起,你就是朝廷的官员了,俸禄三百石。”

    三百石的俸禄,是很低阶的官员。这人不仅没有叹息,反倒是很欢喜:“谢大人,我是官身了,我是朝廷的官员了。”

    品秩再低,那也是官,要他不欢喜也不行。

    马政官员脸一肃道:“你听好了。皇上说了,只要你做得好,皇上晋你爵,荣你身,让你享受荣华富贵。可是,你不尽心竭力,出了事,你罪责难逃!”

    “大人放心,小的记住了!记住了!”这人一脸的笑容。

    “呵呵!”景帝抚着额头,甚是欢喜。不看不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