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英雄归来(二)(第1/5页)  大汉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英雄归来(二)

    未央宫,养心殿。

    景帝与那个中年人对座。景帝依然一身燕居之居,很是欢喜,眉头散开,浓黑的眉毛根根向上翻。

    “皇上何事如此之乐?”中年人有些意外。

    “朕派田蚡去,那是在给周阳提醒,朕相信周阳会明白朕的苦心。”景帝喜悦上脸:“数十年来,大汉人才辈出,就没有一个象周阳这般,对付匈奴如此有办法。若是朕一个不小心,自折梁柱,那朕就是千古罪人!”

    “千军易得,一将难寻,皇上如此保全周阳,实是用心仁善。”中年人大是感触:“可是,皇上若是把田大人升上几级,再派去,会更好些。”

    “不!”景帝摇头:“就这样。先生担心,有人猜出朕会立谁为太子,对他不利,是不是?”

    “皇上圣明。”中年人颔首:“宫中之事,不到最后一刻,不会见真章。皇上虽是在暗示周阳,却也有明眼人。若是梁王知道,只怕会有不可测之事。”

    “先生所言极是,不得不虑。”景帝笑着点头道:“正是如此,朕这才把先生请来。朕的意思,是想请剧大侠暗中保护,有剧大侠在,万无一失。”

    “剧大侠盖世奇侠,武艺盖世,为人忠厚,可托此等要事。”中年人于景帝的安排很是赞成:“我这就去见先生。”

    “此事负托于你们,朕就放心了。你们政侠,数百年的美名,一定会护得他的万全。”景帝大是放心。

    “皇上言重了。”中年人一脸的神往,仿佛在回忆什么美好的记忆似的:“战国之时,政侠出山,必是轰轰烈烈,四方云动。如今,天下一统,四海归一,政侠早就可以不存了。”

    “如今的政侠,不再是扶危济弱,而是为千古名士守护一方净土。”景帝很是感激的道:“世间事,多不如人意。那些才智高绝之世,或触主怒,或犯众怒,往往无容身之地。若无万古堂,这些才智高绝之士,何处存身?”

    中年人点点头道:“数百年前,轰动天下的政侠,只为千古名士守一方净土,保一存身之处,若是祖师泉下有知,不知道作何感想?”

    “他一定会欣慰!”景帝另有看法:“他当年成立政侠,就是战国纷乱,天下扰攘,不能宁息,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如今,天下一统,四海归一,不正是贵派祖师的遗愿么?”

    中年人微微点头,大是赞成景帝的看法:“皇上言之有理。”

    “贵派什么都可以变,唯独为千古名士守护净土不能变。”景帝两道浓眉拧在一起:“想那商鞅,单身匹马入秦,变法强秦,最后不容于秦惠文王,若无贵派相助,何能终老?”

    “皇上,商鞅之车裂,那是他自布疑阵,非惠文王之过。”中年人笑道:“商鞅变法时,秦惠文王为太子,触犯新法,商鞅治其罪,劓了公子虔,惠文王是恨商鞅。可是,为君者,怎能以私仇加罪于臣?再说了,陇西、河西这些地方,商鞅并未推行新法,不是惠文王推行的么?商鞅与孝公名为君臣,实是挚友,孝公已逝,商鞅心冷,这才隐退,布一疑阵罢了。”

    “纵是如此,若无贵派,商鞅怎能存身?”景帝笑道:“更别说还有孙膑、白起这些千古名将,不正是在万古堂中终老么?若无贵派,朕不也犯下大错,杀一名士么?”

    略一停顿,景帝感叹一句:“世人皆知,商鞅车裂、孙膑不知所踪、白起自刎于杜邮,可不知他们在万古堂中消遥快活。后人谈起他们,只能说他们如何如何获罪,却不知万堂中存千古名士。”

    中年人了解景帝,他如此说,必是有用意,静静的听着。果然,景帝最后道:“朕想请你去见见先生。”

    “皇上的意思是……”中年人有些拿捏不准。

    “先生会明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