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30章 天下绝艺(第2/3页)  拣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李公麟能集诸家之长,得其大成,师法自然,大胆创新,自成一家,被后代敬为第一大手笔、百代宗师。甚至于有人觉得,吴道子的画技是古今第一人,但是李公麟画技大成之后,吴道子也不能够称为独步天下了。

    能够得到这样的赞誉,可见李公麟画艺的厉害。那么也可以想象,如果这幅九歌图卷真是出自李公麟的手笔,东西绝对可以称为稀世之宝。

    “没错,肯定是李龙眠的真迹。”

    与此同时,一个专家勉强收敛激动的心情,仔细评点道:“你们看,整由画以线条勾勒的白描手法为主,用笔十分苍老润洁,遒逸秀劲,勾勒简练畅意,古拙脱俗,使人物更加生动传神,充满了极具一种装饰美。”

    “在屈原画像之后,就是依据九歌原诗的情节,逐一绘制出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的形象。从笔法就可以知道,画家熟练地运用线条长短、迂回、曲直变化,流畅飞扬,宛似行云流水,使得人物形象充满了各自的不同神韵。”

    说话之间,那个专家赞不绝口:“不愧是名家大手笔,妙不可言。”

    “不要急着下诊断。”

    相比之下,还是周老比较冷静:“画面的笔法风格,只是判断的依据之一而已。不要忘记了,除了李龙眠以外,元代的画家张渥,也有这样的事。”

    “易之说得对。”

    此时,旁边有人赞同:“张渥师法李龙眠,得其清丽流畅之风,以白描人物著称于世。明清以来,他的线描技法更被奉为人物十八描中铁线描典范,有李龙眠后一人、绝妙当世的美誉。最重要的是,九歌图也是他的成名代表作。”

    “你觉得这是仿作?”

    没人觉得是赝品,毕竟在场都是大行家,是不是赝品,几乎一眼可以看得出来。

    不过,如果是临摹之作,那就另当别论了。毕竟,不能否认的是,一些临摹的作品惟妙惟肖,就算是专家,也不敢认定自己的判断一定百分之百准确。

    这是一个让人比较尴尬的事实,对于鉴定师来说,不怕赝品,就怕老仿的东西。因为老仿的东西,经过时间的流逝,自然把一些破绽抹去了。这种情况下,自然给后人的鉴定带来一些困难,仿佛模棱两可,不太好判断真仿。

    “老陈,你上。”

    就在这时,有人催促道:“快看看,这些款印有没有什么问题?”

    所谓术业有专攻,显然那位陈专家,就是专门研究款印这一块的。对于款印方面的知识非常渊博,甚至身还是一位金石篆刻家。

    陈专家出马,不仅是顶俩儿,顶十个都不成问题。片刻之后,他就有了结论:“没错,款印没有什么问题。不仅有李龙眠身的钤印,另外还有南宋内府的收藏鉴赏印章……”

    一时之间,陈专家如数家珍,把一个个印章的来历细说出来。从北宋开始,一直到民国年间,根没有任何遗漏。这个事,着实让王观叹为观止,羡慕得很。

    之后,又有另外的人出场,仔细研究绘画的纸页,也判断这是宋代的古纸。款印纸都对,然后就是研究其中的装裱。不过就是在装裱上好像有些问题,据专家分析,这个装裱的痕迹,好像不是宋代的技术,反而像是明代的手法。

    只是据那个专家仔细研究之后,大家才发现是虚惊一场。因为从修饰的痕迹来看,这幅作品到了明代的时候,可能是出现了一些破损,所以收藏家才请了高手重新装裱。发现了这个细节之后,大家对于作品的真仿却是有了自己的判断。

    又研究十几分钟之后,大家互相交换了意见,然后齐齐点头。

    “八成是真的。”

    八成就可以了,这是鉴定师的习惯,不管有多大的把握,都习惯留下余地。免得以后找到新的证据,推翻了自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