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21章 艺术的价值(第2/3页)  拣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谋定而后动,现在才看了宝库小半,还没有一个全局的概念,肯定是要先了解清楚了,才好下手。说起来,这也是商场上比较常见的手段,希尔先生自然不以为意,反而热情洋溢招呼大家继续观赏游览下去。

    走过了瓷器区域,映入眼帘的就是一些古董餐具了。金杯、银盘、镶嵌宝石的灯台等等,在灯光下闪闪发亮,绽放出奢华的光芒,要把人的眼睛晃花了。

    古代的欧洲国家,不懂得制作精美的瓷器,只能烧造一些简陋的陶器。上层贵族为了体现自己的特权,只有用黄金白银,或者珍珠宝石之类打造器皿了,以便与平民区分开来。

    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欧洲制作金银口器具的工艺也逐渐兴盛起来。

    不过,据希尔先生介绍,宝库中的金银器具,一般是十七世纪以后的东西。究其原因,无非是十七世纪以前,由于战争的原因,为了维持统治,贵族们不贵不把金银器熔了,支付手下人的薪水。

    另外就是也要承认,金银器比较容易落伍,每个时期都有新风尚出来。为了与时俱进,自然要把古董金银器重新加工,形成新的风尚。不然人家都使用崭新的器具,你却还保留以前老掉牙的古董,这样很没面子的。

    当然,最主要是金属器物,使用久了表面肯定黯淡无光。与东方人强调安宁沉静、宝光内敛的方向有所不同。在西方人看来,色彩是构成瓷器审美精髓的要素,他们十分注重于体现精致、奢华的艺术品质,重视外在表现,往往以张扬华美取胜。

    西方的巨龙,在传说之中最喜欢闪闪发亮的珍宝。实际上这是西方人普遍的爱好,所以在金银器具黯淡无光的时候,他们肯定选择把东西熔化重铸,所以大家现在很难看到西方古金银器的存在。不是没有,而是十分稀少。

    能够流传下来的东西,大多数是十八、九世纪的器物。有陈列品,也有日用品,每件东西都是经过精心制作,用最先进的工艺技术,最时尚的艺术风格来设计制造。

    据说当时有许多著名的艺术家,都在早期从事过银器设计或制作,自然使得金银器成为超出自身材质价值的豪华艺术品。哪怕是到了现在,王观等人以现代的眼光来打量这些东西,也觉得这些珍宝符合时代的审美情趣,没有丝毫落伍的感觉。

    这也很正常,现代的许多设计师,在没有灵感的时候,最喜欢按照十八、九世纪的东西进行仿照了,然后打着复古风的幌子,往往能够风光一把。

    其中的原因,无非是那个时期的物品大多是大师们的杰作,就算时过境迁,却依然是最具有灵性,最天才的设计,最符合人类最原始的审美观,怎么可能过时?

    比如说现在,欣赏着这些精美的金银器物,大家赞不绝口,由衷佩服。其中最珍贵的一件东西,却是一顶王冠。根据希尔先生介绍说,这是法兰西国王的遗物。

    仔细打量,王冠十分奢华,造型设计偏向古典风格,其中镶嵌了许多珍珠宝石。无论从哪个角度观赏,都可以看到璀璨的光芒,就好像是夜空星光一样绚烂。精致、华美、奢侈,这是大家的印象。

    此时,方明升悄声道:“这件东西不错,可以考虑。”

    “嗯,先记下来,待会再说。”王观微微点头,忽然笑道:“不过,我怕挑了这件东西,希尔先生可能会翻脸。”

    “还真别说,或许有这个可能性。”方明升想了想,颇有几分赞同。

    中国人做事情,比较喜欢留一线,不喜欢把事情做绝。尤其是商人,讲究一个和气生财。不然你让人家不痛快了,人家自然也让你不痛快,生意就做不成了。

    “那就不挑最贵的。”方明升想了想,建议道:“挑个比较好的,你又喜欢的就行。实在不行,就挑一幅毕加索的作品回去吧。”

    “再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