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93章 价值连城的孤品(第2/3页)  拣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

    俞飞白有几分惋惜,摇了摇头之后,就不再出价了。一是孔老先生态度坚决,他也不好强求。二是东西尽管是珍品,却没有珍贵到让他不顾一切想要得到的地步。

    如果说,小碗暗花纹刻不是缠枝莲纹,而是龙凤纹,或者碗心有款,或者有青花纹饰,属于《事物绀珠》一书中提到的“永乐、宣德二窑皆内府烧造,以棕眼、甜白为常,以苏麻离青为饰,以鲜红为宝”记载中的宝物,那他才会考虑要不要拼掉一半身家买下来。

    “想要收藏这样的珍宝,也是需要一定机缘的。”

    适时,钱老巧妙转移话题,微笑问道:“孔兄,如果没有什么避讳,不妨给我们说说,这东西你是怎么得到的?”

    其他人也饶有兴趣地关注起来,毕竟收藏东西除了它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以外,东西的来历也是大家最感兴趣的事情。不然的话,收藏圈里也没有诸多曲折离奇的捡漏故事了。

    “这事说来话长,那是十五年前的事情了。”

    这个时候,孔老先生也陷入了回忆之中,脸上不自觉浮现笑容:“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受到朋友的邀请,去到他的家里作客。然后在他的收藏室之中发现了这个杯子,乍看之下我就可以肯定,这是永乐甜白……”

    “在十五年前,中国的古董在世界范围内并不太受到重视。我的朋友又是纯粹的外国人,自然不能理解我对于杯子的感观,看见我十分喜欢,就半卖半送让给我了。”

    说话之间,孔老先生笑逐颜开道:“就是前几年,他无意中了解到永乐甜白在中国市场上的价格以后,一直为这事而后悔。”

    “真是幸运啊。”

    众人忍不住感叹,尤其是俞飞白,再次抱怨生不逢时,好东西都被钱老、孔老这代收藏家收刮得差不多了,轮到他们年轻一代,想要碰到好东西的几率微乎其乎。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简直就是收藏家们的黄金时代。在那个时期,只要藏家们不怕辛苦,勤快一些,多往乡下跑,总能掏到好东西。可是现在古玩市场,那是资本的时代了,没有雄厚的金钱财力,想买一件国宝级的东西,那纯粹是痴心妄想。

    “你还年轻,着什么急,以后大把机会。”

    听到俞飞白的抱怨,常老摇头道:“我们也撑不了几年了,以后的世界终究是你们的,何必急于一时。等你到了我们现在的年纪,收藏的东西肯定也不会少。”

    “但是花的钱更多呢!”俞飞白无声嘀咕了下,却没敢让几位老人家听到,不然肯定又要斥责他态度不端正了。

    “你们两个也别站着。”

    此时,周老笑道:“自己找地方坐呀。”

    “搬两张椅子过来。”孔老先生闻声,立即挥手示意,自然有秘书在茶几旁边添加两个座位。幸好茶几比较长,倒也不显得拥挤。

    两人致谢之后,就顺势坐了下来,然后又有人取杯子过来给他们倒茶,并且为其他人添加茶水……中间停歇了两三分钟,却是在酝酿另外一个话题。

    等到添茶的人退下去之后,周老举杯抿了口清香茶汤,随即笑道:“孔兄,你可是海外首屈一指的大藏家,镇馆之宝可不仅是永乐甜白这一件而已吧?”

    “大藏家之名可不敢当。”孔先生连忙摆手,自谦笑道:“小有积蓄而已,相比之下,与诸位差远了。”

    “我们就算了,不敢和你比。”周老摇头道:“在场之中估计只有令希……对了,还有王观,他们两个人的收藏,或者能与你不分上下。”

    “嗯?”

    孔老先生一怔,钱老就算了,尽管不是很熟,但是通过一些渠道,他也明白钱老是国内隐藏颇深的大收藏家。可是王观,年纪轻轻就有丰富的收藏品,难道是张葱玉一样,得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