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90章 外销瓷大瓶(第2/3页)  拣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差这个钱。”说话之间,俞飞白招呼道:“走了,进去看看。说是海归瓷,应该有拿得出手的东西吧。”

    “敢开博物馆,东西肯定不会很差。”王观笑道:“不然的话,丢脸的可是自己。”

    在说话之间,两人朝大门走去。

    此时大门旁边倒也有保安守卫,不过可能是新开业,需要足够的人气来旺宅,所以博物馆也没有售票,免费开放一天,让人随意参观。

    不得不说,可能是穷怕了,国人最听不得免费两字。哪怕是在京城,听说博物馆免费,不管是不是真心欣赏参观瓷器,还是单纯随大流进来凑热闹的,反正一时之间,宽阔的博物馆之中人流涌动,人气十足。

    “免费的时候,人气肯定是足了。但是不免费了,又没有挽回客人的手段,那么其中的落差可不是一般的大。”俞飞白悄声道:“不知道馆长有没有这方面的心理准备。”

    “又不是你的博物馆,你操这份心做什么。”王观随口道:“能不能让客人回头,关键是看东西的质量……”

    两人走进博物馆之后,立即看到门口旁边粘贴了告示,公告非常人性化的标明了各个展览厅的具体情况,也包括了卫生间的位置。

    “咦,居然连外销瓷都有,收藏蛮丰富的嘛。”俞飞白细看起来,也难得称赞了一句。

    海归瓷比较好理解,就是海外回流回来的瓷器。这些瓷器是当年被掠夺,又或者专门生产销售给外国人的东西。其中专门对外生产销售的瓷器,就是外销瓷了。

    而且为了照顾外国人的口味,那么外销瓷的风格更加接近西方人的审美情趣,可以称得上是中西合璧。所以说尽管国外的外销瓷很多,但是价格也不菲。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外销瓷的价格堪比明清官窑瓷器,至少在欧洲是这样的情况。

    这就是两者之间的文化差异了,瓷器毕竟不是金银宝石,东西值不值钱,主要是看它的文化附加价值。文化也分国籍的,自然存在价格的上下波动。

    当然。回溯本源,外销瓷到底值多少钱,关键还是要质量。

    “是不是好东西,需要看了才知道。”

    适时,俞飞白挥手道:“展厅在三层,我们上去吧,那里的人应该少点。”

    “嗯。”

    王观轻轻点头,顺着人流向三楼涌去。还好这是商业大楼改建的博物馆,有几条楼梯可以向上,不然的话。大家光顾挤压了,也动弹不得。

    来到了三楼,也证明俞飞白的推测没错,参观的人大多数集中在一层二层,三层的人却没有那么多。一是很多人喜欢从头看起,一层层向上,二是由于这些多数是外销瓷,不太符合国人的审美观。

    当然,也有人喜欢猎奇。觉得外销瓷十分精美,就驻足欣赏起来。只是与底下热闹人潮相比,这里就显得有几分宽松。不过也正合王观和俞飞白的心意,可以轻松自在的参观。

    “这东西不错嘛。”

    此时。俞飞白目光扫过,立即停了下来,指着一个造型比较奇特的瓷壶笑道:“这玩意应该是叫做军持吧?”

    王观顺势看去,只见东西的颈长且细。腹腔十分丰满,嘴流上翘,确实是不怎么常见的物品。而且特点十分鲜明。身上没有执拿的把柄。

    这样的东西是一种盛水器,与中国的净瓶功能相近,属于伊斯兰教徒洗手的用具。大概是在隋唐时期传入中国,后来经过工匠的精心烧造,又把东西返销到阿拉伯地区,成为了比较畅销的外销瓷。

    说起来,这也是文化输入再到输出的过程。几千年来,中国就是经常这样做,积极汲取外来的文化,然后与自己文化融合,最后就变成了自己的东西,反过来去影响别人。这是强大国家的证明,以前是中国的专利,现在却被欧美日韩学去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