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21章 花钱、宫钱(第2/3页)  拣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田老,你又在戏耍人了,我不信你不认识这种宫钱。”

    “宫钱?”

    “什么宫钱?”

    许多人感到莫名其妙,不明白宫钱又是什么意思。

    “呵呵,好,不开玩笑了。”田老一乐,示意道:“你给大家解释一下宫钱的意思吧。”

    “宫钱,其实也叫花钱。你们没有听错,就是花钱的花钱。字是这两个字,但是意思却截然不同了。”

    说这话的时候,王观也感觉有些绕,忍不住笑了出来:“花钱源于汉代,早期是民间自娱自乐的一种玩钱,没有什么流通性。”

    “民间花钱的种类繁多,诸如开炉、镇库、馈赠、祝福、玩赏、戏作、配饰、生肖等等都要铸钱。说是花钱,其实更像是辟邪品、吉利品、纪念品。”

    王观又笑道:“就像我们现代铸造的古铜钱,或是送去寺院开光之后给小孩子佩戴,又比如说这棵摇钱树上的仿古钱币,其实就是花钱。”

    “当然,花钱在民间,肯定是花钱。但是到了宫中,就称为宫钱了。宫中也用钱币作为装饰品,有一种常见的背铭天下太平的大钱,是宫殿帏幕下角的坠钱。另外挂灯,上梁等等事情,也要用到宫钱。”

    王观大略解释了一番,随后指着钱老手中的铜钱道:“至于这枚嘉庆通宝,五世同堂,就是属于祝寿之用,应该是嘉庆皇帝为了给太上皇,也就是退位的乾隆皇帝祝寿时,特意下令让人铸造的宫钱。”

    “值钱吗?”中年人急忙问道,他最关心这个问题了。

    “也算是比较值钱的。”王观笑道:“毕竟这是特制品,产量肯定不多。况且由于特殊的作用,所以铸造的时候更加美观,也属于收藏的热门。”

    中年人一听,心里就有数了,喜形于色之余,也识趣的没有打听值多少钱。反正现在是资讯时代,回头一查自然会一清二楚。

    “你这枚五世同堂也不算多少珍贵,在清代祝寿宫钱之中,最珍贵的还是康熙皇帝六十寿辰特别铸造的寿钱。那种祝寿宫钱存世量极少,十分罕见,是清宫钱的颠峰之作。”

    与此同时,田老微叹道:“我曾经见过一枚,造型方圆轮廓整齐,铜质细腻、黄中闪青,充满了皇家之气,非常珍贵难得。”

    “说得没错。”王观赞同道:“说起来宫钱也是在嘉庆时期才改花纹为文字的,之前的造型可是非常繁多,文字图案千姿百态,各具姿容,有铜版本画之称。”

    “那是当然,现在的风俗已经淡了,要是在古代,花钱可谓是贯穿古人一生。可以佩饰,玩赏,游戏,撒帐,洗儿,吉庆,卜卦,殉葬,赏赐……”

    一时之间,田老和王观兴致勃勃的探讨花钱的文化内涵,却是让旁人有些尴尬。因为他们有听没有懂,不过却也觉得受益匪浅。

    不过,田老也有所察觉,发现有些冷落其他人了,顿时笑道:“有些口渴了,坐下来喝杯茶再慢慢聊吧。对了王观,你不是说铜版画吗,在场的都是书画大家,你在书画上有什么不懂的地方,随时可以向他们请教。”

    “田兄,不要恭维我们了。”

    适时,刑老连忙摆手道:“大家可不敢当,要是在古代的话,我们这种水平,就相当于衬托红花的绿叶。就算不在历史长河之中湮灭,估计也要翻开地方志才能查找到资料。”

    人贵有自知之明,就算刑老接近七十,却没有老糊涂。自己的字画是什么样的水平,他心里也有数,不至于在众人的奉承中迷失了本性。

    “那起码也是二流以上的水准了,反正比我这下三流的强。”田老笑呵呵道,然后招呼了一声,就与众人在临窗位置坐下。

    这个时候,茶楼老板还在心痛悔恨,如果能够早知道摇钱树上有真品古铜钱,那又何必把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