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50章 关键的一步(第2/3页)  拣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安慰也无从说起。

    还好在这个时候,众人也慢慢回到了山村之中。应该是采药青年把颜老的决定说了,村民们自然十分感激,所以有许多人在山脚迎接。

    村民是自发性的行为,也没有什么人组织,场面自然显得有些乱,但是贵在真诚。看到一张张纯朴的笑脸,王观等人的心情自然也好转起来,有些沉闷的气氛也随之一扫而空。

    在村民的拖拉下,大家想走也走不成了。在村民筹备晚餐的时候,王观等人也被顺理成章的请到了山村祠堂之中。

    对于一个村子来说,有一些东西肯定是不可或缺的,一是井,二是庙,三是祠堂。

    一般来说,庙宇和祠堂的功能有些重合,两样齐全说明村子比较富裕。如果单独有祠堂而已,那么充分说明村子绝大部分人同宗同姓。

    现在这个村子就是这样,来到祠堂的门口,王观习惯性抬头一看,只见门上牌匾上有一个大大的孔字,让他愣了一愣。

    “村里的人姓孔?”王观自然有几分惊讶:“孔家村?”

    “差不多。”段老笑道:“尽管村子不是这个名,但是村里孔姓确实占了九成以上,称为孔家村也没有什么错。”

    “孔夫子的孔吗?”王观好奇道。

    “没错。”

    段老干脆点头道:“曲阜孔家延续了两千多年,根据古人开枝散叶的习惯,除了嫡系一脉执掌衍圣公府以外,其他旁系支脉自然也要生存下去,就集居在这里了。”

    “我看过县志,在清代的时候,整个县城的绝大部分土地,都是孔家的产业。不过到了民国以后,就江河日下了……”

    在段老的解说下,王现也明白了孔家村的来历。以他对古代宗族的了解,自然明白嫡系和旁系之间的待遇存在了天壤之别。有时候旁系族人的生活,还不如嫡系奴仆好呢。

    所以说在破四旧的时候,孔家村与孔子坚决画清界线,甚至想要集体改姓,那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尽管在村中长辈强烈抗议下,改姓的事情不了了之,但是改村名却是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同意。

    不过,那是往事了。反正在这个时候,村民却以姓孔为荣。一些老人更是十分热衷于修家谱,看看自己到底是孔子的那辈子孙后代。

    对此,王观只得感叹事物在发展,大家的观念也随之变化。以前觉得祖宗不好,肯定是个个踩上两脚,现在发现祖宗有用了,自然恨不能天天供起来。说起来,这也是中国人比较功利性的一面,不好予以评价。

    此时,走进孔家祠堂以后,王观随意打量起来,发现地方也不算多大。想想也是,这里不过是偏僻小山村罢了,就算大家推崇孔子,政府投资花大钱重修孔府,但是修建的肯定是原来的衍圣公府,绝对不可能是这里的祠堂。

    当然,祠堂再小,其中的功能却也齐全,祭堂寝堂什么的都不缺。现在大家就在祭堂之前的天井位置坐下来,一边闲聊,一边等候开宴。条件是简陋了点,但是粗茶倒是不缺的,大海碗撒上一撮茶叶,浓浓的滋味十足啊。

    王观轻抿了口茶汤,情不自禁叹声,就是一个字,苦!

    不过,他也不至于那么娇贵,看到颜老和段老坦然自若的喝茶,他也索性灌了一大口,至少有小半碗,然后再慢慢的消化。

    “不用这样急。”段老瞄了一眼,立即笑道:“这是村民自摘自炒的山茶,需要细品才有滋味。不过都是上了岁数的人比较喜欢喝,年轻人不太感兴趣。”

    “……感觉被坑了。”王观环视一眼,果然发现几个小孩对于这种茶敬而远之,就他傻乎乎接过来喝了,名副其实的自讨苦吃。

    老年人身体肌能有些下降了,茶水再苦对于他们来说也是滋味,但是岁数不大的人就没有这方面的需求了,肯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