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性变异(第1/7页)  性学三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小÷说c网 】,♂小÷说c网 】,

    在生物学中,人们常用“性本能”这个词来表述人类或动物对性的需求。我们认为,性行为和人们感到饥饿时寻找食物的行为具有极大的相似性,都是人的本能需求。可是,这种类似于饥饿时需要食物的性需求,在我们目前的词汇中,还很难找到准确的词语来表达。所以,在学术性研究中,我们暂时用“原欲”(力比多或性力)来代指这一类欲求。

    以为自己已经了解并掌握了性行为的实质的人有很多,他们认为:性行为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到青春期后,随着生理功能的成熟才出现的,而童年期不存在性行为。而且人们还认为,性的欲望只存在于异性之间,它是一种异性间相互吸引的力量,这种力量强大到足以压倒一切,而其最终意图也只在于实现两性的交融,或者至少是性行为的交融。

    可是,很多显现的事实让我们不得不相信,这种大多数人所认为的真理,已经离事实真相相去甚远。这些想法漏洞百出,都是错误和偏见,由此而得出的结论必定是鲁莽和不审慎的,我们可以通过认真的思考会发现这一点。

    在这里,另外引进 “性对象”“性目的”这两个名词,我认为很有必要。所谓“性对象”就是那些具有性的诱惑力的人物;而“性目的”则是指性冲动想尽力追求并得到的东西。而我们当下所进行的科学研究,其重点就在于理清各种与性对象和性目的有关的异常现象,以及了解这些异常现象和正常现象之间的关系,这里面具有非常大的探讨价值。

    “性对象”的变异

    有一个史诗般的传说是这样表述的:在久远的最初,人都是单性的,后来才分成了男人和女人两种性别,男女之间相互吸引,经过种种艰难曲折,又走在一起重新融合。对于性行为,很多人都持有这种观点,而且根深蒂固。因此,一旦听说有些男人的性对象不是女人,而是和他一样的男人;或者听说有些女人不喜欢男人而希望和女人相守一生,一般人会感到十分不理解。我们把这种同性之间相爱慕的人叫作“同性恋者”,而更准确的称呼是“性倒错者”。目前世界上性倒错者的人数有多少?这个还无法估算,但可以肯定是,这个数目应该不会小。

    一c性倒错

    所谓性倒错即性对象的颠倒,即同性恋。

    (一)性倒错者的行为分类

    根据性倒错者的具体表现,我们大致将其行为分为三种不同的种类:

    (1)完全性倒错者。对于这类人来讲,自始至终,同性都是他们追求的性对象。而且不管怎样,他们都对异性没有任何性方面的欲望和渴求;甚至异性对他们来说是毫无需要的,甚至有些厌烦。伴随着这种厌烦情绪,他们就不会像正常男女那样进行两性之间的性行为,即使勉强为之,他们也不会有什么快乐或兴奋的感觉。

    (2)两栖性倒错者。这种性倒错者无明显的确定特征,但他们却是双性恋者,在性心理上则属于半阴半阳。他们的性对象是两性皆可,也就是说,这类人的性对象可以是同性,也可以是异性。

    (3)偶尔性倒错者。这类人只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尤其是当正常的性对象不在身边,个人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时,他们也可以通过模仿将同性人作为性对象,聊以慰藉。

    很多人对这种怪异的性行为持有不同的看法,性倒错者自己也看法各异。有些人认为这是个人的正当权利,这些人为了满足自己的原始欲望,采取这样的方式也属正常。而有的人并不认为这是一种正常行为,甚至觉得这是病态的,患者虽然千方百计地去纠正自己这种性倒错行为,但最后还是不由自主。其实,患者是否有必要接受精神分析治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面对自己的性倒错行为,是否有克服和挣扎的动力,以及该动力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