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最后的名媛·(第1/2页)  鸳鸯蝴蝶梦:民国名媛往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小÷说c网 】,♂小÷说c网 】,

    最后简单讲讲唐薇红,被称为上海滩“最后的名媛”。前几年在上海重建的百乐门舞厅里,经常有人会看到一位鹤发童颜c华贵安详的老太太,经常是一身非常得体的旗袍,十分优雅地在舞池翩翩起舞。她便是唐薇红。唐薇红可谓是上海滩几十年风云变幻的见证者,时常有媒体采访她,老太太最近一次成为公众眼中的焦点人物,是因为她在电影《色·戒》中担任礼仪指导,教导李安以及片中的演员旧上海的社交礼节。

    当时李安和几位香港来的朋友一起找到唐薇红,见面时介绍者并没有过多渲染李安的身份,唐薇红并不知道眼前的谦谦君子就是国际大导演李安。他们请唐薇红到上海“苏浙汇”吃饭,席间,向唐薇红请教了旧上海上流社会的种种礼仪,唐薇红也一一介绍。直到吃完饭大家告别,才有服务员告诉唐薇红,刚才一起吃饭的人里就有李安,这时她才恍然大悟,“哦,原来拍《断臂山》的就是他啊。”

    在唐家,唐薇红是第四房姨太太所生,生母早逝,她从小就由大太太带大,与大姐唐瑛感情亲密。唐瑛出席各种场合的时候,也经常带着妹妹一起去。

    唐薇红有个英文名字r一se(玫瑰),从小也被培养成著名的交际花,会说几门外语。唐薇红和姐姐唐瑛一样,都出嫁了两次。第一次不幸的婚姻,唐薇红嫁给了浙江宁波的一位富豪,却没有给她带来幸福;她的婆婆非常古板,不喜欢这个接受西方教育的女人穿着很短的白色短裤骑自行车在外面疯玩,不喜欢她经常拉着老公或独自一人跑去百乐门舞厅跳舞,不喜欢她不遵循那些守旧的封建礼制唐薇红终于觉得再也不能这样继续忍受下去,带着四个孩子离开了夫家,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快乐。

    她虽已不复年轻,但改嫁给了浙江南浔四大家族之一庞家的公子庞维谨,两人志趣相投。都是玩家,也不用工作,每天就是六大饭店换着吃饭和跳舞。

    庞家有钱到什么程度?唐薇红也不太清楚。民国年间有个“浙江四象八牛”的说法,庞家便是四只大象之一,前几年一家拍卖行卖出一幅字画,3200万成交,用唐薇红的话讲“这样的画,庞家太多了,不过文革时都被烧掉了。”

    姐姐离开大陆的时候,唐薇红却留了下来:1949年前夕,我没有和家里人一起出国,不是说我觉悟有多高,我是根据事实说话的,那时候上海有家“第第斯”餐厅,是做俄式大莱的,里面的白俄女招待都很漂亮,你坐下来,她们会推着银制的小推车来送冷盘。但是,我知道她们一到夜里,换下招待服,就要做舞女之类的赚钱,很可怜啊,想想她们在国内也都是贵族出身。就因为有这个活生生的例子,所以我没有听姐姐她们的劝说而出国。

    她不愿意出国,是因为见到一些俄罗斯贵族们的女儿在异国他乡生存艰难——十月革命后沙俄贵族变得一文不名,她担心自己会落魄至此。

    解放后的最初几年里,唐薇红的生活仿佛并没受到影响:庞维谦是南浔庞家的后代,我的公公庞青臣曾经是支持孙中山革命的人,民国时代被孙中山委以要职,但是他不肯去做。可是庞维谦没那么多革命事迹,他和我一样,一辈子就会玩,50年代的上海我们俩是出了名的爱玩的一对。50年代的上海社交在暗地里进行,在一些大家庭里总有牌可以打,也有小型舞会。

    可是我接触到的出来交际的女人就很复杂了,不再是从前时代的大家闺秀了,很多以前的舞女啊,向导啊,只要漂亮就可以出来,照样被男人养活,好像收入的主要方式是在她们家里面打牌,由她们抽头,一场牌打下来,几千块钱到手。外面是红旗飘飘,里面还是老一套,上海这个城市啊,骨子里是风流的。

    很难想象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的上海滩尚有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