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千万别信富二代·(第1/2页)  鸳鸯蝴蝶梦:民国名媛往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小÷说c网 】,♂小÷说c网 】,

    说起苏青,也许一般人很陌生,但讲起张爱玲,真清高或装清高的人都能聊上几句——可在当年的上海滩,苏青与张爱玲齐名。

    张爱玲生性高傲,看不起人,对苏青却不敢小觑,曾说:“即使从纯粹自私的观点看来,我也愿意有苏青这么一个人存在,愿意她多写,愿意有许多人知道她的好处,因为,低估了苏青的文章的价值,就是低估了现地的文化水准。如果必需把女作者特别分作一栏来评论的话,那么,把我同冰心c白薇她们来比较我实在不能引以为荣,只有和苏青相提并论我是甘心情愿的。”苏青也声言:“女作家的作品,我从来不大看,只看张爱玲的文章。”

    上海滩一千文人将这对彼此抬举的才女誉为“当前上海文坛上最负盛誉的女作家”。更幽默的是,两才女都跟一个男人纠缠不清,没错,那就是胡兰成。

    说起苏青的身世,就跟现在的股票一样,人生转眼间从天堂到地狱—一而她的老爸就因为炒股输得倾家荡产。

    苏青本名冯和仪,是个“民国后”,1914年5月出生在浙江宁波一个大户人家,祖父冯止凡是清末举人,根据“鸾凤和鸣,有凤来仪”为孙女取名“和仪”,颇为儒雅。苏青的父亲冯松雨曾考取大清公费留学生,在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系深造四年。女儿7岁的时候才回国,担任上海某银行经理,苏青的童年过得无忧无虑,觉得中华民国像花园,花园的花朵真鲜艳,她曾回忆故居与祖父:“我只知道我家的房子很大,走出大门不远处,有一石桥名浣锦桥。幼小的时候,我常常随着祖父到桥边去。看着汤汤流水,祖父和我讲起那美丽的西施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出身寒微的胡兰成提到苏青的家境,都曾酸溜溜“苏青出生在一个富有之家,祖父手上有几千亩田”。8岁那年,苏青跟着父母来到上海,进入一家私立小学读书。苏青生性聪明,加上开朗活泼,家境殷实,很受老师宠爱。可好景不长,在1921年上海信交风潮中,大批银行倒闭,冯松雨炒股输了个精光——跟他一起输惨了的老乡中,有个叫蒋志清的小军官,在上海混不下去跑到南方跟了孙中山,后来改了个相当拉风的名字:蒋介石。

    历史充满了黑色幽默,同是浙江人,蒋志清欠的钱有朋友替他还,冯松雨却被债主逼得走投无路,忧愤成疾英年早逝,家里失去了生活支柱,母亲只好带着苏青返回故里。

    债主很快找来,祖父咬着牙还了儿子所欠的债,不久也魂游天国,苏家因此由盛转衰。苏青的母亲深明大义,节衣缩食供养子女读书。名嫒的华贵典雅自从娘胎里就开始熏陶,尽管家境败落,苏青丝毫不减蕙质兰心,在学校很显风头。初中毕业的时候,学校排练《孔雀东南飞》,苏青饰演的女主角形神兼备,让男主角李钦后神魂颠倒,在台下看戏的李钦后的老爸当场就定下了这位儿媳妇。

    接下来的事情很简单,李家请人带着重金厚礼上门提亲。

    苏青的母亲正为子女的学费发愁,有这等好事,想想也就同意了,唯一的要求是:婚礼必须在苏青大学毕业后才能举行。

    根据苏青的回忆,订婚的时候她对李钦后还是有些好感的,只是没想后来这个男人误了她一生。

    有了李家支持,苏青顺利进入浙江省立四中读高中。功课之余,她阅读了大量书籍,并很快展现出了自己的文学天分,经常在校刊上发表习作,被同学称为“天才的文艺女神”。

    1933年夏,19岁的苏青考取国立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外文系,当时宁波六县,只有她一人高中,未婚夫李钦后也考取东吴大学上海分校攻读法律,两人鸿雁传书,煞是亲昵。

    两年后,李钦后担心青梅竹马的才女妹妹眼界开阔后甩了自己,要求结婚,苏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