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渐渐驶向秦国边境,一身黑衣的蒙面人摘下了斗笠,月光照着他脸上冷峻的线条,正是盖聂。
何况就在同一年,齐王建亲至咸阳拜会秦王,虽不至于形成夹攻之势,但齐王既允诺不修战备,不在秦国的对外作战中援助别国,自然不会灭亡于五国之前,五国更失强援;
燕国远离秦国,燕王懦弱,依附秦国;
魏国孤立,败事有余。
远交近攻,自昭襄王起就是秦国国策。
强秦东窥,无非韩赵。
韩国无军无政,欲自保必结外援,最好的策略是表面依附秦国,私下与楚交好,在秦国游说存韩去赵之策。而昌平君兼为楚王嫡子和秦国重臣,无疑是最好的选择。而韩楚接壤,七国中实力长久居于末位。赵国在北,军事实力在秦楚之间。存韩去赵,能最大限度消耗秦国兵力,又可让楚国在秦兵南指之前有所缓冲。
韩楚联合,祸水北引,乃双赢之策。
在幼小使羋斓尚不足以成为一颗棋子时,她成为了一名质子,尽管她尚未意识到。
她将是韩楚联盟最好的信物。
当然,必要的试探还是要有的。盖聂在新郑有个朋友叫言朗,是相府的护卫。我们就投奔到他那里。言朗人如其名,是个乐天大度的话唠,当晚就和盖聂胝足阔谈了一夜。他的妻子叫林蘅。盖聂剑法精绝,又有言朗的大力保举,很快成为相府护卫。
选择国相府,是因为昌平君调查到了一个有趣的人——郑国。
此人来自新郑,九年前由韩入秦,首倡引径灌溉,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须建渠三百余里,可灌田四万余顷,是个治水的天才。有趣的是,昌平君查出他不仅刻意拖延工期,浪费大量资源,还与韩国要人时有秘密来往。昌平君怀疑他的另一重身份是韩国细作。
此计妙就妙在郑国渠建成后确实大利于秦国,但过程对民力物力财力的耗用也是巨大的,秦国至少十年不能向西出兵。
无论此计出自赵国、楚国还是齐国,它都是一个馊主意。
可它出自韩国,那么为此计者至少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明于取舍,厉于决断,格局开阔,一心为国,在韩国有足够的影响力。
那么这个人就是他要找的人。
韩国相国张开地辅佐三代韩王,其忠诚和影响力不言而喻,且素有贤相之名。但同时,他若真是信陵君一样的人,韩国中兴尚可待,且此人内政外交一贯持重保守。就算他有这个格局,也没有这个魄力。
他要找的,是那个隐藏起来为他出谋划策的人。
这个人很快出现了。
韩王歇的九公子,韩非。
“当年祖父在春申君的帮助下逃离秦国,回楚国继位。祖母,父王,英妃姑姑,就那样不尴不尬的留在了秦国。没有华阳太后,就没有父王和英妃姑姑的今天。所有人都认为,楚系势力对他而言是一个姓氏和对华阳太后的感念。父王是名义上的楚王嫡长子不假,但谁也没有想到他能最后为了楚国做到那一步。”羋斓的目光有些忧伤。
“所以当时我们的到来应当是在韩非的意料之外。不过他还是在一个月内找上了门。”羋斓说道。
韩非能安插郑国进来,想在咸阳打听出一些事情,想必不难。至少他会知道盖聂没有女儿,曾任秦王护卫,在几个月前叛离了秦王,以及相同年岁的“小彗星”蹊跷的夭亡。
他们具体的接头会面,彼此试探,开诚布公,讨价还价,筹谋安排不提。总之,在盖聂和羋斓离开咸阳的七个月后,到新郑的三个月后,羋斓以张家远亲的遗孤张婵的身份住进了相府,与张开地的孙女张嫣同住,上面还有两位哥哥,一个叫张良,当时他十二岁,少年颖慧,跟韩非走得很近,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