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3章 鸿门迷糊宴(第1/2页)  重生三国之偏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陆逊是东吴继周瑜、鲁肃、吕蒙之后的又一个声望颇高、功绩卓著的将领。他智勇兼备,武能安邦,文能治国,并且品质高尚。孙权把他比做成汤之伊尹和周初之姜尚。

    这一次,他不只要知道皇后的事,还要考查陆逊的真实想法。

    周洋的话,其实并非完全无出处,史上记载,这个陆逊曾经主张轻刑便民,用黄老之法治理国家,要尽量少动干戈,务以养本保民为要,只有与民休息轻徭薄赋才能富国强兵,统一天下。

    他不过把这些陆逊的心里话,又重复一遍,简单贴心,虽然陆逊心中耿耿,却也是佩服,对周洋的认识也加一分。

    周洋的套路,是经过父亲周汤大量历史数据整理,对于江东数位留下的老臣名将,他们的思想与曾经的事例,顺手推舟,只要不造反不生事,一切皆可商议。

    治理东吴也是此法,大周占领江东,该用什么,也继续使用,毕竟人家是当地强豪,该给面子要有,该给权力也要让,不能完全施压,交朋友可平安,成敌人迟早出事。

    陆逊的能力,还在于出任海昌(今浙江海宁)屯田都尉,兼海昌县令,境内连年遭旱灾,他开仓赈济贫民,组织生产自救,缓和灾情,深得民心。

    这种有财力,又得民心的大能人,加上忠心不二,迟早会在未来,周朝统一后,会成为领军一方的人物,反而那种两面三刀之人,虽表现亲和,却要加强防备。

    周洋担心的不是他的思想倾向,而是枕边风,史上记录陆逊因平定山越之乱,孙策把陆孙氏许配给他作为老婆,只是这位陆逊夫人不喜露面,如非想起,还把这一段历史忽略。

    这日,陆家邀请周洋及几位将军上门吃宴,并请其它三家族同往,知道陆逊喜欢黄老,黄老道家以道家思想为主发展黄帝,老子的道家思想,并兼采阴阳、法、儒、墨等诸家观点,形成自己的一家之言,黄老思想的特点是“无为而治”。

    周洋此次所见,皆是史上记载,东吴四大重臣,如非孙权跑得快,怕也难见到活人。

    陆家,又陆逊及弟弟陆瑁为代表。

    顾家,顾雍,为人持重,长于文治。入孙权幕府为左司马。后迁大理、奉常,又领尚书令,封阳遂乡侯。随后升任丞相,当然这个恐怕没有了。

    朱家,朱桓,武将,官至前将军、青州牧,假节,封为嘉兴侯。有一子朱异。

    张家,张昭,孙策临终曾说,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公瑾。

    待周洋在约定时辰,行车来到陆府,果然气派,江东富庶之地,皆是高层楼阁建筑。

    三国时期一般民居的结构是一堂二室,建筑形式以夯土和木框架的混合结构为主,大多采用木构架结构。

    陆府呈四合院,高层林立,蔚为壮观,完全使用砖瓦建造。两个字概括:有钱!

    走进庭院,鲜花绽放,妩媚各姿。

    宴席设在一处正中庭院内,人员已满,众人见周洋迈步走进,急忙不论男女起身揖礼,别说,周洋一个也不认识。

    不过,看到桌上的菜,到是瞒熟悉,什么鱼鮓、五味脯、胡羹、胡炮肉、莼羹、蒸豚(就是蒸小猪)、跳丸炙、武昌鱼,这些到对他味口。

    其实有几人已显不悦,陆家兄弟、顾雍、朱桓、张昭站在原地半天,没见到周洋上前应付一下,实在太看不起人了。

    算了,败军之将,不可言勇,那就喝酒吧。

    陆逊显然更加有脾气,别的不怕,就恨那不给面子的人,原以为这诸葛亮如此能参透黄老思想,没想到刚进门,这礼术就不对。

    同桌饮酒,陆逊竟大谈战场之方便,别人向周洋敬酒,他却在那自得其乐。

    酒过三巡,舞女乐曲伴奏,陆逊见周洋依旧不理睬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