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一章 一壶新酒生旧愁(第1/4页)  缘来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晚上、夜露风寒,月色离离。

    王知然端坐上手,不过来回几杯,老人苍白的脸上已多了几分醉意。他频频举杯,神色开怀。

    少年正襟危坐,既要时刻关注神色抑郁的小姑娘,又要举杯谢过主人好意。虽然杯中酒水几欲荡出,可少年无不是浅尝辄止,显然对酒水诸物不是很感兴趣。除了老人将酒杯递到面前,少年会举起杯子应付几下,至于其他,少年却没有太过理会。

    “这次逢凶化吉,多亏李兄弟出手相救,在下才能侥幸逃脱,今日以酒为意,聊表谢意。”费俊站起身来,修长的手指拿起那樽瓷白酒杯一饮而尽。

    酒水荡漾,如含月光。

    “小兄弟,老夫也承你救命之恩,无以为表,且以这杯中之物表示敬意。”与他引为

    知己的王知然如何不明白费大人此刻心意,他同样起身,一饮而尽。

    酒水是横舟本地上好的烧酒,杯著是远在寿春的小女儿寄来的一套的酒杯,正所谓葡萄美酒夜光杯,酒入愁肠几次回。老人晃动着明晃晃的酒杯,就着漫屋红烛饮了满怀。

    酒水温热,触之即怀。老人苍白的脸上又浮现出了块块酡红。

    觥筹交错,你来我往。热气腾腾,宾主尽欢。

    少年不谙世家大族的规矩学问,对于桌上的那些或浅或深的买卖学问一概不知。只是觥筹交错来往之时,少年偶会举杯示意,其他敬酒罚酒之类,也并没有理会太多。如此一来,几圈下来,倒是那个落魄书生潘志军喝的酩酊大醉,身形几要贴在桌案之上。

    “公子,常言道酒入愁肠,相思成疾。浅尝辄止方为妥帖,切不可酒水盈杯,不然于体有恙,于己无益。”偎翠葱细手指抓上男人手腕,将他又要贴在嘴唇的酒杯抢在了自己手中,轻放在了桌面之上。

    王知然抚过花白胡须,已含八分醉意的眸中满是笑意。

    “这才对吗!相逢即是有缘,更何况两位逢于危难,共患生死,已经当得上是萍水相逢。既然相互之间已有情义,就应该珍惜这段良缘。”老人一手扶着桌椅,一手又要取过酒壶。

    “王先生今天要做那做媒牵线之人?”费俊轻笑道。

    “那当然!谁不知道我王知然最喜欢看着世间良缘皆可表,世间佳人具成双。”老人不过来回两句。偎翠娇艳欲滴的小脸几乎低到腰间,不敢再次出声回答。

    潘志军几经流离,加之少小离家,对于世间悲欢离合早已看过许多,心绪较之常人而言,自然尤为坚韧。此时听着老人醉翁之意不在酒的这番话语,饶是处事为人行云流水的男人也不得低下了脑袋,窃窃私语。

    女子眉眼飞扬,小脸含春。

    老人哈哈大笑。

    酒过三旬,食过五味。等到后来,酒量颇好的两个男人居然言语模糊,逐渐低迷。等到少年沾满鱼肉油腻的小脸抬头上望之时,只看到一幅和谐至极的画面。

    费俊一手搭在老人的肩头,老人一手抓着那只精致的酒杯。

    众人皆欢。

    可此刻的温馨场景在小姑娘的眼中难免有些不是滋味。

    几月之前,自己毅然决然的跨上美人马,只道拔刀便是江湖,回首便是过客。可此时,父亲摆手微笑,母亲的语言默默,恋恋不舍。那些以为被自己刻意遗忘的场景如滚滚流水,涓滴跃于纸上。纵使没有饮下酒水,小姑娘已是心事上头,几要醉倒。

    那时,那个一向笑哈哈的男人只是说咱赵家的姑娘终于长大了,如今也要学自己年轻之时快马长剑走江湖,真不愧是我赵恒通的闺女。可她纵马远去的身影却没有瞧见男人从午阳正炙站到月上梢头。

    月儿弯弯,满地清霜。不知不觉,夜色已昏,只有一轮明月孤零零的挂在天穹之上,赵晴柔苦苦捱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