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章 真君远游(第1/3页)  天尘逸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颐国北部,人迹罕至的禺朱山脉,其广数千里,莫知其纵也,于二三里外远远望之,可见险峰星罗,悬壁棋布,云蒸雾绕,盛景万千。或有寻幽索赜之士,乘兴入山,往往八九里而闻虎罴震吼,见蟒豹踪迹,万难深入。

    然而向北深入禺朱山脉一千八百里,便可在那些直插穹霄的巍巍山巅,窥见霞光笼罩的宏伟楼宇,御剑飞行的潇洒修士,正是紫薇道宗道庭所在。其中有一通天巨峰,圜五十余里,高三千六百余丈,在群山之中独领风骚,名曰烛照,为紫薇道宗中枢所在,真君所居。

    是日为八月丙寅,以烛照峰为中心的八百里方圆,苍穹之上云翳绵绵,不见日光。此时,烛照峰顶一巍峨大殿中央,向下深入山腹八百一十丈,有一封闭石穴,粗糙简陋,仅可容十人左右,但仍空空旷旷。内有一人,面若中年,着素色宽松云袍,盘坐于小石台上,长发披散,正是闭关清修的紫薇道宗宗主永琰真君。

    这一刻,阖上的双目悠悠打开,似有洪荒世界中夜里的月光在眼眸深处闪动,但很快便隐迹藏形。永琰真君仰头,目光穿过八百丈山壁,定格在苍穹顶上,久久凝视。

    下一刻,永琰真君的身形出现在峰顶大殿之中,“请执法堂永穆长老过来”,永琰真君吩咐一声,立有一位少年道童转入殿内一间偏室,用木槌敲响一只铜铃,不久,便有一头发花白的清瘦老者前来觐见。

    永穆落座之后,疑惑问道:“宗主此次入定不过二十余日,何故匆忙出定?”

    永琰真君却未直接回答,他叹息一声,说道:“周(永穆俗家之姓)师弟,我记得去年十月,沉水重海门押解一个参与了金酉沉水战事的筑基修士来此,不知你如何处置了此事?”

    永穆真人说:“那个小修士名叫冯琛,原在宝巳国一个名为云鸾山的山野小派修道,此山山主不过是筑基后期修为,却有五个入了筑基的亲传弟子,且其门规森严,禁绝山中弟子滋生男女之情,但十一年前,有个叫稷审言的亲传弟子和一炼气境女弟子私相苟且,无意间被那山主当面撞见,这稷审言也是个狠厉角色,竟在其师雷霆大发之际猝起偷袭,将其弑杀,事后更是精密算计,把这一桩天人共怒的忤逆之罪硬生生扣到了冯琛头上,后者难以辩白,被稷审言率人追杀,南逃至金酉栖霞府,跳下百丈悬崖,幸而未死,被以后的金酉国相谭桓所救,故而为其效命。金酉对内乱中的沉水首开战端,谭桓此人倒是隐在暗处的主要推手,许是权力之心作祟吧。

    那冯琛被羁押之时,存心报复,将云鸾山牵扯进来,后经重海门审讯核实,总算弄清楚了这一桩糊涂旧案,那冯琛最终被执法堂废掉了修为,而稷审言忤逆弑师,我便让重海门代为处置了。”

    永琰真君听了,难得感慨一声:“原来还有这样的隐情,周师弟的处置顺应因果,甚善。”

    永穆真人心思一转,试探着问:“宗主忽然垂询那冯琛之事,莫非是我宗派出降服旱魃的几位真人”,他中途偃言,面有焦急之色地看着永琰真君。后者长叹一声,脸上神色复杂起来,“不瞒周师弟,今日打坐之时,我忽心神失定,仰观天上云翳之象,竟推测出永玦将要罹难,唉”

    他顿了顿又说:“永玦等从宗内出发时,我还为他卜测先机,说他可借此行挣脱桎梏,如今想来,实在令我诚惶诚恐,都说卜测天机,到头来却都被这天机玩弄于股掌之中啊。”

    永穆真人闻言,震惊非常,却不知如何解慰。这时永琰从座上起身,嘱咐说:“如今看来,我是要远游一趟了,冀能力挽危局于万一,此间大小事宜,周师弟你等便辛苦一些吧”,永琰说完,身形一淡,人已在此殿五里之外。元婴修士借助天地元气飞遁之法,谓之瞬移。

    一个时辰后,坛州中旻山脉,净海宗泅月峰上空传来一恢宏之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