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章 咸阳车裂公孙鞅(第2/3页)  大秦的那些事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君上,我国自孝公先君继位以来,励精图治,推行商君之法,虽然其中有很多不妥之处,但是也的确让我秦国国力提升。如今,新法已推行十余年,天下都知商君执法严厉,他在推行新法的时候也使国内很多贵族怨恨颇深,依微臣之见,我们可以从商君这里入手。”

    “哦?父君重用公孙鞅,让公孙鞅这些年的确有些猖狂了。虽然我也早看公孙鞅不顺眼了,但是想动他会不会起什么乱子啊。我刚刚继位,一切还是应该求稳为重。”秦惠公担忧的说。

    “君上虽然年轻,考虑事情却能如此周全。但是,微臣以为,动公孙鞅也出不了什么大乱子。正如君上所说,公孙鞅之所以能如此猖狂,是孝公先君背后支撑。国内各族虽然心底怨恨但是也只能敢怒不敢言。公孙鞅执法严厉,曾经一次性腰斩犯法的百姓七百多人,导致血流成河。连坐罪名在下层百姓中怨恨也很深。如今公孙鞅称君商于,也有一批追随者,如果不早日动手,只怕日后必然新生祸端。新法推行已经成熟,公孙鞅的作用已经不再,留着只有百害而无一利啊。况且,君上新继大统,急需获得朝中各层支持,动公孙鞅,是顺应民心之举。朝中贵族必然拍手称快,君上就不要再犹豫啦。”嬴虔再行一礼,恳求道。

    秦惠公踱步而行,不停的在心中权衡着嬴虔所说的利弊。终于,惠公目光一冷:“我知道当年因我犯错,让叔父受了公孙鞅的责难,今日,寡人就还给叔父一个公道!”

    嬴虔一听,立即慌忙起身下跪,焦急回道:“君上,当年公孙鞅责难于我,我的确心中有所怨恨公孙鞅,但是,今日我建议君上除去公孙鞅,的的确确不是出于私心怨恨,而是出于为我大秦的江山社稷,出于辅佐君上的忠心啊。还望君上明察啊。”

    “叔父怎么又跪下了,说了这里就只有你和寡人二人,不必拘礼。叔父您多虑了。侄儿说今日还叔父一个公道是真心的。侄儿怎么不知道叔父的忠心么?赶快起来吧。依叔父之见当如何除去公孙鞅?”

    “回君上的话,当初先君驾崩之时,只有公孙鞅一人在身旁,以致当初先君死因不清。虽然后来御医查明,但是我们可以在这件事里做做文章。”

    “哦?叔父快告诉我怎么做?”

    “待明日早朝大殿之上,我会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控告公孙鞅,说他害死先君,意图谋反!”

    “好!就这样办!”

    第二天早朝大殿上传出爆炸性消息。太傅嬴虔当殿控诉商君害死了先君秦孝公,意图谋反。新君上立即下令捉拿商君回都城调查审问。

    一队快马即日从咸阳飞奔往商于而去。

    “先生,前来抓先生您的官兵已经在路上了,先生放心,我已经调集人手,定誓死护卫先生安全。我商于之地岂是谁想来就来的么?”商君属下研习说。

    “混账。你们这是要我造反么?你们这是陷我于不义之地。让他们都退了吧。”公孙鞅怒道。

    “先生!”

    “不要再说啦。大秦能有今日的景象,是先君和我一手打造出来的。这二十年,我付出了多少心血。大秦犹如我的孩子一样,先君刚去,我又怎么忍心能让大秦陷入战火内乱之中。本以为这一天会来的晚一点,没想到新君上如此心急,这么快就要来取我公孙鞅的项上人头。哎!秦国已不是我公孙鞅久留之地了,我还是走吧。天下之大,莫非还无我公孙鞅容身之处不成。悔当初没有听赵良的话啊。”

    “既然先生已如此决定,我等也誓死追随先生,先生到哪儿,我们就到哪儿,我这就立马去准备。”研习转身离去。

    抓捕公孙鞅的兵士来到商于公孙鞅府邸时,已经人去楼空。

    公孙鞅带着家眷门客数人,一起逃亡在路上。

    一夜,狂风大作,暴雨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