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七章、柴俊谋游说遭擒(第2/4页)  仙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李诗剑道:“说得是。不过,我领中军,取清流关、攻天宁关,到了现在,征战近八个月了,按照当初设定的三军轮番休养之议,中军如今应该休养去了,怎么给将士们一个交待?”

    徐文虎道:“汗皇师弟,我军目前直逼两京关下,不妨以攻势示敌,却按兵不动,这样,就可以使士兵得到休息。也正好趁机训练飞军——原来天宁关一战,李诗剑就此专门挑选士兵,练习用投石车投上城墙以攻城,号为“飞军”,以备夺关。

    依现在的情势,皇甫俊友必不愿意两面作战。我估计,以皇甫俊友的本事,必然得听柴俊谋的。柴俊谋这个人,是个说客,舌辩之士,他必游说大西汗国罢兵,挑动各国共同对付我国。

    诸国之中,南平汗国是我们的真正盟国,柴俊谋必然是亲往南平汗国,我们只须等待柴俊谋去了南平,皇甫俊友身边没有谋士时,强行抢攻,出动飞军,打下两京关,那皇甫俊友就必成为瓮中之鳖!”

    李诗剑道:“嗯,师兄说得极是!”

    徐文虎又道:“汗皇师弟,燕君平军师与文子明军师此前所设之计,将那太平汗皇太平歌抄印无数,播布天下,此计现在也用来,正当其时——我们不如就以文伐之计,利用这太平歌:

    那皇甫俊友以一府之地,西面对抗唐自荣,东面要守两京关以对抗我军,他撑不下去多久了。不如我们就让人到天同府,暗暗教唱歌曲,瓦解他皇甫俊友的民心军心,怎么样?”

    李诗剑听了,自然也同意。

    于是徐文虎挑选了部分人手,亲自带领,潜过两京关,到了天同府,各地教唱《太平汗皇太平歌》。

    李诗剑呢,则按照徐文虎的设计,领兵于两京关下,却是按兵不动,每天只让士兵们休息、训练,训练、休息;特别是重点训练飞军。

    然而,这边虽不进攻,但那架式摆在这里,让天同府的皇甫俊友是坐卧不宁啊!

    皇甫俊友就与柴俊谋商量。

    柴俊谋道:“我主汗皇,目前我们失了天宁关与天宁府,那太平汗皇李诗剑重兵驻扎在两京关下,使我军如芒刺在背。西面,那唐自荣攻打我军西塞关,前后有近一年时间了。

    我方形势不妙,谁都能看得出来。此时情形,非引外援自救不可。然而,现在诸国之中,哪里有什么外援可引呢?若要引,也只有向南平汗国求救了。”

    皇甫俊友道:“柴军师,那南平汗国以前攻打我们的青州,又早就与太平汗国结为盟国,怎么会救援我们呢?”

    柴俊谋道:“太平汗国李诗剑这个人,依小臣看来,必然要削平诸国;太平汗国灭了我国,必然要攻打其他国家。不如我们用合纵之法,结好南平、大度、大西等国,包括那大众国,合五国之力,共同抵抗太平汗国。舍此之外,别无他法!”

    皇甫俊友道:“结好各国,共同抵抗李诗剑,我同意!只是,你要向大西国报仇,就不可能了;此外,又怎么一一落实这些呢?”

    柴俊谋道:“我个人之仇,是私仇,私仇为小;我主汗皇结盟大西国,却是国事,国事为大呀。

    目前我军与大西汗国交战,可以先行讲合,再派使者,去与那大度汗国、大众汗国讲合立约。南平汗国,估计只有我去,才有希望立约合纵。”

    皇甫俊友听了,自然是按照柴俊谋之意,亲笔写了数封书信,派出使者数人,分别去大西汗国、大度汗国和大众汗国。

    然而,那南平汗国,却是要由柴俊谋亲自去游说。皇甫俊友道:“柴军师,目前这西塞关尚处于交战状态,不如等停战后你再去吧。”

    柴俊谋道:“我主汗皇,情势已极危峻。我有一计,可以使大西国愿意立即停战。”

    皇甫俊友道:“军师有什么好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