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章、顺义军自相残杀(第3/4页)  仙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内讧啊!内讧好啊,你们内讧,老子我正好趁机逃走,我妹妹如今还不知逃到哪里去了呢!

    不料,陈志元甚是惦记自己,史强生无奈,只好说道:“是!末将这就换过,随天王去东城门迎敌!”

    却说陈志元领兵前来东门,一路上心中极是莫名其妙:陆九公为何来攻打自己呢?

    原来东八州大乱,最先造反的,乃是顺义州人朱武。此人造反之后,因其世居本州,故而攻下本州之后,就自称顺义王,其军就称顺义军。

    东八州乱,很快形成了数股势力。数股势力之间,或合或分。一开始倒也都打着顺义军的旗号,响应朱武。渐渐地,就有人坐大,想要独立出来了。

    朱武虽是率先起兵的,等到几大股势力形成以后,反而驾驭不了这些有野心的人。

    顺义军的几股势力,包括:陆九公、杨清才、张友三,朱武本部。

    如今,朱武起兵最早,所部以顺义州本州为根基,占据了邻近的海州、南安州共三州地皮。张友三占据了大名州、大兴州两州地面,又抢了倒马州地皮,反将原先占据倒马州的陆九公挤走了。

    那杨清才占据着黄州、洪州,看看东八州已经无地可抢,又向西北进兵,连连打下大丰州小丰州,占据四州地面。陆九公自知惹不起人家,于是向西进兵,抢占了安顺州地面。

    如今,陆九公听说安顺州西边的平安州被陈志元占了,就欺他兵力少,要来抢占平安州,扩充地皮。

    说起来,到这时,东八州四股势力,兵锋所及,不止东八州,另有大小丰州和安顺州、平安州四州地面沦为顺义军势力范围。

    说起来,这十二个州,已经是大同汗国近三分之一的国土了。

    东八州乱,那大同汗国朝廷为何不出兵镇压呢?

    其实,兵已出,只是不战罢了。大同汗国当今汗皇,乃是个生于深宫,长于妇人之手的昏庸之主,整天只知玩乐淫逸,王权旁落。

    当今朝中原有四位柱公,四柱公中,只有一位南庭柱公是真心为朝廷做事,然而此人却是受排挤而不得位,已经贬死。另三位,一位是北庭柱公仲方英,一位是西庭柱公唐自荣,,还有一位是东庭柱公杜怀彪。

    负责剿匪的,正是东庭柱公杜怀彪。杜怀彪领大军,出了京城,却是驻扎在清流关,按兵不动。为何?养寇以自重罢了!

    朝廷按兵不动,于是,顺义军就内部反现嫌隙,就抢夺地盘,争权斗势起来了。那陆九公,眼见别人各据大州,自己又被那张友三抢了原占地盘倒马州,因此率部西进,先下顺义州,再来攻打平安州。

    早有人报陆九公,说陈志元部已经攻下了平安州。陆九公道:“管他是什么人占着平安州,本天王也要拿下来!”

    陆九公十万人马,留下三万守安顺州,派出七万大军,号称十万,前来攻打平安州。陆九公部下,有一人颇有智谋,名叫常思琛。

    常思琛就向陆九公道:“陆天王,依小人之见,我们出其不意,偷袭为上!”

    陆九公道:“有理!”

    当时,陆九公就命令部下大将于得水,领五千军为先锋,先行抢占平安州东城门,自己则率领大军随后而至。

    不料,平安州城内,经过李诗剑一场大闹,四门均闭,并不大开;而且,各门都有所防备!

    于是陆九公之先锋于得水领兵到后,只好趁守兵料想不到自己会来攻城,抢先进攻东门,同时报告陆九公。陆九公大军随后抵达,一面安营扎寨,一面放出号炮,强攻平安州城!

    此时,于得水所部人马五千人,而东城门一带守兵则只有一千人。这一千人,乃是原五百人一统人马,加上当日围剿李诗剑时增派的五百人另一统,共两统人马。

    然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