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七章:真的有凤墓(第1/2页)  我的位面可以升级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唐朝贞观帝有位长孙皇后,正史记载她于贞观10年崩逝,后葬于李唐昭陵。

    可坊间又有这样一则传言,说长孙皇后崩逝后没多久,就有一位法力高深的道长找到贞观帝,并言明长孙皇后的命格,只宜“虚葬”。话说这道长还有些来头,魏征年少时就是在他的道观里当的道士。

    所谓“虚葬”,就类似于“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表面上,要把皇后葬于某处,实际上,却是葬在了另一处。

    本来贞观帝是不信那道长的话的,可就在道长离开后的那天晚上,贞观帝居然梦见了长孙皇后,而且皇后还说了和那道长一样的话。

    这位贞观帝还是很信奉道教佛教的,不然,他也不会在三年后,被泾河龙王托梦,吓的魂入阴间游了。

    所以,第二天醒来的贞观帝,连忙唤人将那道长找回,并询问长孙皇后的下葬事宜。

    最后在道长的安排下,长孙皇后表面被葬于李唐昭陵,实际上,却是被葬在了一处隐秘之地。

    贞观帝对于皇后不能被葬入昭陵,心中始终存在愧疚,所以他在皇后的真正陵寝中,增加了许多陪葬品。

    涪安市一带,一直存在这个传言。特别是南凤镇老一辈的居民,他们甚至还称,长孙皇后就被葬在梧桐山下。不过从李唐王朝到现在,1千多年的时间过去了,硬是没有人找到过传言中墓葬。

    就在人们以为传言是虚假的时候,1987年,几个农民偶然间在涪安市境内,挖到了一个县令的坟墓。很快就有专家团队前来考古。

    后来,专家们在墓穴中发现了几十卷名为《天复郡县图志》的书籍。在该册县志中,有一篇案件记录中提到了“葬凤冢”这个地方。

    经过考证,县志中提到的“葬凤冢”,指的就是梧桐山。

    这一发现,使得当年华夏的整个考古界,都为之一震。

    随后,国家专门为此成立了一支考古队,可经过几年的勘察,最终还是能没找到传说中的皇后墓。

    步岳身为涪安市本地居民,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个传言?

    “凤翅……后冠?”步岳再一次回忆了那天晚上听到的对话,然后便越发觉得,李任东他们是找到了长孙皇后的陵墓。

    可是,上世纪90年代的精英考古专家都没能找到的陵墓,李任东他们又有什么能耐找到呢?

    步岳想不通,然后干脆不想。直接去一趟梧桐山不就得了。

    在随后的几天时间里,步岳除了睡觉在南凤镇,其余时间基本都在梧桐山度过。这或许有点辛苦,但相较于他的父母,这点辛苦程度,还算不得什么。他的父母,可是每天都在挥汗如雨的帮别人卖命干活。

    第四天,步岳终于在临近山脚的山腰处,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东西。这里有一片区域的草,相较于其他地方,能更容易被拔出来。步岳仔细检查过后,才发现这些草是由人移植栽种的。

    将那些草拔掉一些,步岳发现草下面的土很是松软。再将这些松软的土刨开,便露出了一层已经枯黄的草皮。

    看来,有人曾经在这里挖过大量的土,然后还移植了野草来遮掩。

    有很大可能说明,盗洞就在附近。

    在附近找了几圈,然后步岳来到一块看起来很自然的大石头面前。先前没有注意到,这块石头也太过自然了,自然得周围的树木看起来都有点多余。

    定睛看了看石头,步岳忽然双掌贴在石头上,然后运起内力,便将石头移开。

    一个黑黝黝的洞穴,赫然出现在眼前。

    “不会真是长孙皇后的陵墓吧?”步岳嘀咕了一句,然后就下腰钻进洞穴。

    跟着黑黝黝的洞穴一直爬了十多分钟,终于来到了一个稍微空旷些的地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