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江东陆氏(第1/2页)  陆氏三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几场连绵细雨之后,初春的阳光开始照耀吴国武昌大地。

    作为吴大帝孙权的称帝之所,目前吴国的陪都,自改鄂县为武昌,分江夏而立武昌郡。武昌便下辖武昌,阳新,沙羡,下雉,柴桑,浔阳等六县。其中武昌县便成为了吴国在长江中游南岸的交通,政治,军事中心。

    自孙权大帝东巡迁都建业以来,任命上大将军,荆州牧,江陵候,右都护兼武昌留守陆逊辅佐太子孙登治理武昌。期间太子孙登处理政务谨慎得体,听从陆逊以安抚赈济百姓为主,轻徭薄赋,恢复生产的建议,与民休息,加之近年来吴国并无大规模的对外战争,使得武昌从久历战火中恢复了一些民力,武昌城也渐渐的繁荣起来,城内城外,酒肆码头,也显现出一派欣欣向荣之色。

    要说起武昌城内百姓最敬畏的两个地方,一个要数吴王城,也就是以前太子孙登的行宫,一个就是上大将军,陆逊的江陵候府了,自从太子孙登在嘉禾元年回归建业后,江陵候府,就成了百姓们眼中的守护神,保护伞。

    初春的天气还有些寒冷,江陵候府的书房内点着上好的银丝木炭,木炭燃烧产生的热量,让书房内感觉温暖如春。江陵候陆逊正眉头紧锁,一手执笔,似乎在斟酌着眼前这封奏折的措辞。此时的陆逊虽已年过50,但是依然身形挺拔,多年的军旅生涯使他一改少时的清秀,多了几分沧桑,眼神虽不锐利,但是多年的手掌重权,让他举手投足间自有一股摄人的气势,不怒自威。

    哎,自从陛下称帝以来,从前上报军情政务时语气轻松随意,宛如家常的书信,也变成了用词严谨,一丝不苟的奏章,而近年来陛下对我等世家的态度也越来越扑朔迷离,虽然两年前诛杀了天怒人怨的吕壹等中书校事监察官吏,但是明眼人都知道,这不过是陛下掩人耳目之计,真正的中书密探早已分布在朝中各大世家之间。想自己今年已是57岁,这几年来更是位极人臣,江东陆氏在自己手上已成树大招风之势,尽管自己这几年已经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但是今上的猜忌之心一起,恐怕是

    如此想着,年前的奏章更是难以下笔了。就在此时,管事陆威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老爷,不好啦,大少爷大少爷他坠马啦。”

    “如此慌张,成何体统!”陆逊轻斥道,自己这个大儿子陆延从小飞扬跳脱,自己又多年领兵在外,对他疏于管教,稍大一点,便是整日骑马游猎,与人好勇斗狠,令自己头疼不已。“延儿伤势如何?”陆逊并不是如何担心,这小子虽然不务正业,好歹也算弓马娴熟,想来就算坠马,伤势也不会太重。

    “这这个”陆威汗流浃背,只憋出了一句“生生死不知”

    “什么?”陆逊大惊,手中之笔“啪”一声落在了地上,“怎会如此?延儿现在何处?”

    “早晨少爷带着陆锋等十几名家人出门,说是要进山打猎,不想刚过了半天,众人便匆匆赶了回来说是说是少爷打猎途中,路遇一只猛虎,大喜之下,快马追赶,只是众人之马比不得少爷的西凉良马,不一会便失去了少爷踪影,等到追上少爷时,少爷已经躺在了路边,昏迷不醒了小人见少爷伤势较重,经不起再颠簸,已经让人先送少爷回房,并自作主张,命家人带了老爷的名剌去请行宫的薛太医了”陆威答到。

    “嗯”陆逊点了点头,陆威跟随自己多年,这番处置,也算妥当。随即快步向陆延房中有去。

    “延儿,我的儿啊”陆逊远远就听到陆延房内传来夫人孙氏的哭声,原来孙氏已经问讯,先一步赶来了。

    “见过老爷”,众家人见陆逊到了,连忙下跪行礼,陆逊不耐烦的摆了摆手,这时他的心思都在儿子身上,哪有心情应付众人。只见陆延躺在床上,面色苍白,气若游丝,脑后包扎伤口的白娟已经有一部分被鲜血渗红,夫人孙氏正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