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0.章四、故人(上)(第1/3页)  故,北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四c故人(上)

    那人款款而上,走到一张古琴前面。举起一只手,上面七弦,他轻轻一钩,便变化出千丝万缕的音律,而他那冷眼一扫,便惊了一地的人。这人起身时还没有这样的气势,这指尖触碰了琴弦,这声势也变得不同,分明是高手。这下,更无人说不。

    百里碧手心净是汗,喉咙干涩,她心里紧张极了。她看着那三个人齐齐走上了台。看着那大堂里面的灯光熄灭,心里忐忑不安。

    台上只留下隐隐绰绰的烛火。随着一个青衣身影的出现,烛火一一点亮。待她走过一圈,台上便灯火通明。斜云鬓,乌云发,单素青色的衣裙,一枝柳叶轻轻飘。她步子走得轻盈,抬手举枝,侧脸露眉,却偏偏让人看不清楚她的容颜。身体扭动,如弱柳迎风,她转了个圈,却因为太快,那容貌只是一闪而过,偏让人觉得眼睛虽然没有看清楚那人的容颜,但是这一转身,心底却凭白勾勒出一张素颜美女图出来。

    一条柳枝清扫,接长亭,迷远道。身子像是能蔓延到远处,又像勾着远方的人儿,看这一副烟雨山水画。

    她动作轻缓,却节奏十足,举手投足,总是能带出一点韵律。就好像刚刚那人一指勾出的七弦,每根弦上都微微颤动,好似延伸出各自的高低起伏,连绵不绝。

    她勾枝弯腰,暖暖的烛光照应着那柔软的身体上,忽有人轻声说道:“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有人恍然,看着她的动作,把那首《苏幕遮》颂了出来:路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独有庾郎年最少。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接长亭,迷远道。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这身子起起伏伏,柔软得好似那连绵的草地,接翠掩绿,春去冬来,不尽沧桑。台下已经有人忍不住用着筷子敲着碗边,丁丁当当,和着那婉约曲线,甚是动听。

    她随着那人的丁当声,动作起伏大了起来:路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独有庾郎年最少。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

    有人看着她的动作,把这词句颂了出来,抑扬顿挫,自成声调。

    而那杨柳生闭着眼睛,眉目微动,随着颂咏,吹出了第一个音符。

    此时,竟有人鼓掌。

    百里碧看着台上那淡青身影,心里一叹再叹。

    这一遍又一遍的舞,动作不甚复杂,却能抓住这文人骚客的风流,她不惜一遍一遍用肢体去提醒这些人,这个动作是这个意思,那个动作是这句话。文人最容易煽动,因为他们感情丰沛。你触动了他们心底那个角落,便能给他们构造一个天地。她,给他们一个苏幕遮,一个芳草碧连天,一个翠色和烟老。

    而她却不急躁,始终一个背影留在台前,甩枝探背,做足婉约委屈: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

    随着那笛声清扬起伏,意境被勾勒得分明。“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凄凄。”直看得人特煞多情,特煞多情。

    她随之动作延展,便让人看到那满地残阳,暮春时节,夕阳残照,暮霭沉沉,碧绿芳草染金黄,凸显沧桑意。不知何时,胡琴响起,将意境延长,心中苍茫一片。

    最后,蜿蜒人定,笛声渐歇,胡琴嘎然。却在意犹未尽时,一声琴响,众人幡然醒之。

    有人称道:“别有风味。”

    后有人道,只觉那夜染了金黄,长亭古道,残春兮兮,芳草碧连天,舍不得弃不得,就在那得舍之间便失了方寸。

    那夜,自始自终,无人看清那舞者容颜。然,其赚尽千金。

    那舞者一曲舞毕,便几个回旋,退了场,场上三人无一看到那舞者姿容。一时让人称奇。而不一会儿,宴北便背着一个包裹走进厢房,笑着对百里碧说道:“咱该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