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7.桃花眼(第1/3页)  初夏时光正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冬日早晨,即便是南国,也是霜结冰露。

    傅家祖父母居于此处,享天伦之乐。初夏早起,听见院中稚童喧嚣,心想,这着实是天伦之“闹”了。

    自从听傅明月说凉亭夏日有蛇出没后,初夏对凉亭有了畏惧之心,但见傅家童子嬉笑欢闹,便提起勇气坐了过去。

    想起书中“与谁同坐,清风明月我”悠然自得的境界,也不免心旷神怡。

    傅明昱看到宋初夏一个人坐在凉亭边发呆,理所当然地走近。

    初夏倒不是在发呆,她盯着院子里的一棵树看得无比认真。余光瞥到明昱,也只是问他:“这是桃树吗?”

    “是。”他答。

    察觉到人走近了,初夏的声音骤然冷了下来,“离我远点。”

    明昱:“”

    傅明昱自然不会真的走远,找了个不远不近的位置坐了下来。

    宋初夏看着那棵光秃秃的桃树,倚在窗台上,轻声呢喃:

    “《诗经》里的桃花鲜艳明亮,「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先秦至春秋,出了个「二桃杀三士」的故事,借刀杀人的比喻玷污了桃的名声。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世人皆知,辗转至唐朝,崔护留下「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诗句,桃花有了个不落俗套的象征意义。到了明朝,唐寅写下《桃花庵歌》,虽为警世之作,却也不乏生活情趣”

    初夏想到哪里讲到哪里,也不管有没有人在听。她的声音让人听不出情绪,若不是傅明昱还在场,旁人大概只觉得她在自言自语。

    初夏定了定神,看着坐在一旁的人,恍然问道:“哦,对,有没有人说过其实你长了一双桃花眼?”

    男生的话里带有玩味,“哦,是吗?招你喜欢吗?”

    初夏没曾想到会得到这么个问题,按照两人现在的状态她应该否认,但她不想,最后只能转移话题。

    “你们家人还挺多的。”

    “我有两个姑姑,一个叔叔,家里的同辈人自然很多,”顿了顿,补充道,“放心,我单独住,只是逢年过节的礼节性应酬免不了。”

    “谁跟你说这个?”

    男生满不在乎,“提前做做功课嘛,免得你因为这些无聊的理由退缩。”

    这个话题聊得深入了,宋初夏几乎口不择言,“我和明月约了下午出去,先走了。”

    江南古镇,巷陌深深。

    初夏和明月骑着自行车穿梭其中,走马观花,浮生偷闲。

    时间在这里流淌的特别慢些,绕过古镇的街道,似乎动作都被放慢。在这里生活的人,从年少到迟暮,染上一层安逸祥和的微光。

    骑累了,两人干脆就撂下自行车,一人手里买了一串冰糖葫芦坐在石桥上吃了起来。古意盎然的青石桥上,相对而坐的两人,晒着冬日里暖和的阳光,整个人也变得慵懒起来。

    明昱找到两人时正是这样一番光景。

    他驱车送了家中长辈一程,老人家要故地重游,去当年工作过的小城走一遭。交通便利,往返时间不过三个小时,只是返程时车上多了个陆离。

    明月总是想方设法给两人制造独处空间,甫一见陆离就拉着他走了,借口说要去看前街上手艺人扎风筝。

    冬天的夜晚来得格外的早,明明出门时还是阳光普照,逛了几圈后就已经华灯初上。小小的古镇上生活气息浓厚,小贩们早已占据街道,看到的路边水果摊,初夏嘴馋,想吃甘蔗。

    一整根甘蔗被切成小块,白色塑料袋装了满满一袋,初夏就这样拎着边走边吃。

    明昱感到意外:“我以为你吃不惯路边摊。”

    初夏哼了一声,语气随意又挑衅,“之前不是和你谈恋爱吗,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