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24.乾肆回:大战前夕,喜忧并至(第2/3页)  大司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饮而尽,愤恨之情溢于言表。

    贾诩看得出张绣心中的不甘和窝囊,他在张绣再次端起酒壶斟酒的时候伸手轻轻按住了张绣那粗壮有力的手臂,慢声说道:

    “将军勇武过人,并非刘表这样非雄主之人可以驾驭的,刘表之所以不对您委以重用关键是他与您有杀父之仇,如果继续留在这里迟早会受刘表的猜忌,莫不如”

    贾诩降低了自己音调,看了看窗外无人后轻轻将脸靠近张绣的耳边,小声嘀咕了几句。

    张绣一听顿时神情大变,他腾地一声站了起来用惊愕的眼神俯视着贾诩:

    “什么?让我去投靠曹操!”

    还未等张绣说完贾诩便安抚他坐了下来,详细解释说:

    “将军之所以会这么惊讶,无非是介怀于昔日诛杀曹操爱子爱将之事,以为曹操心中也会对您恨之入骨,如果是平常的话将军的担心是十分正确的。但是此时不比以往,曹操乃当世之奸雄,胸怀非常人可比。此刻对抗袁绍本就实力不足,况且他十分忌惮将军您,这个时候您投靠曹操视为雪中送炭,不仅可以让他对您尽释前嫌,也会委以重用。”

    听了贾诩的话,让张绣的心中开始产生了动摇,但是他还是还有其他的顾虑:

    “总是曹操可以对我不计前嫌,但是我手中的实力也很有限,并不是曹操得到了我就可以百分之百取胜,而且各诸侯对曹操都不看好,准备随时趁着曹操落败时一拥而上瓜分其地,我这个时候投靠曹操,万一他失败的话”

    贾诩对张绣的担忧不以为然,他接下来说服张绣的话几乎与郭嘉的胜败论相差无几。

    犹豫一夜后张绣终于下定决心,先亲自写书信一封派遣人送至黎阳城内。

    曹操阅信后忽然开始仰天大笑,而且笑声久久不止,让周边的文武十分惊讶。

    随即曹操将张绣愿意脱离刘表归顺自己的消息告诉了众人,这引起了大家的争论。

    于禁力主不要收纳张绣,他认为张绣与曹操与诛子杀将之仇,这个人根本就不值得相信,之前宛城之败的情况还历历在目,今日张绣再次投降根本就是图谋不轨。

    这种说法得到了很大一部分人的认同,但是郭嘉和荀攸则不这么认为,荀攸对曹操说:

    “如果您和袁绍的实力相反,那么张绣的动机还值得怀疑。可眼下曹公与袁绍相比劣势明显,即使张绣不用这样深入敌营的冒险行为,也可以坐观成败,根本不用这么麻烦。”

    郭嘉补充道:“与之相对的是刘表害死了张济,纵然张绣不计较,但是刘表对张绣一直不相信,久而久之促成了张绣心中的恐慌,脱离刘表是早晚的事情。我想他这个时候来投靠您正是想要表现出自己的诚意,所以在下建议您不仅要接纳张绣,还要施以厚恩以作表态。”

    有了两位首席谋士的担保,曹操推翻了反对派的言论,亲自回书再次同意了张绣的归降。

    张绣怀着忐忑的心境与贾诩二人在曹操亲兵的陪同下来到了黎阳。

    曹操一见张绣赶紧上去紧紧握住了张绣的手,对其嘘寒问暖,对之前的深仇大恨只字不提,这大大出乎了张绣的预料。

    让张绣惊讶的还在后头,曹操为了安张绣之心,特地将自己过继给亡弟曹彬作儿子的曹均做媒求娶张绣的女儿,张绣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幸好这个时候贾诩代替张绣同意了曹操的婚约,才不至于让场面的温情冷却。

    酒宴过后,曹操安排张绣先带着本部人马前往陈留听后调遣,张绣感激曹操不计前嫌的恩情,十分动情的立誓为曹操效忠,而后率军前往陈留听命。

    等到张绣走后,曹操命人书信传给驻守在汝南的李通,让他暗中严密监视张绣的举动。

    这就是曹操的本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