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2.第一次搭伙(十二)(第1/2页)  上学那点PO事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从1991年十月份的第二周开始,兰州电力学校食堂打米饭也改为饭票了。春子为此激动的将这一事件记录在家书里。这对于每月定量饭票33斤,菜票175元的学生们来说,可以多见点油星星。

    汪晓宁和赵星是班里的生活委员,总要每月到学校后勤部去领班级的饭票菜票,饭票按照肆两c贰两壹两定额的面值,菜票则是叁角c贰角c壹角c伍分c贰分c壹分的面值。学生在计划经济年代和工人兄弟一个月定量33斤粮,每月175的生活补助,33斤粮票需要再交1288元才能换成真正的可以在食堂打饭的饭票,175的生活补助不以现金的方式发放,而是以菜票的形式发放到每一位学生手中。那时的一角钱可以打一份小菜买到四块豆腐乳,二角钱的菜里可以搜刮出肉星,三角钱的菜必定是荤菜,食堂的面食主要是馒头c面条c米饭,早上会有油条,偶尔会有饺子或者面包。在通货膨胀不断攀升的几年里,春子深刻的体会到钱的快速贬值。到自己毕业时,土豆丝的价格翻了一倍还多。

    春子刚入校时,一份土豆丝壹角贰分钱,据倪荣华说,他们那时一份土豆丝伍分钱。春子喜欢吃蔬菜,可是为了招待来看望自己的初中同学,只能偷偷的每月攒些菜票应急,就这还是觉得菜票格外紧张。春子每学期都会拿着父亲换购来的粮票拿到学校换购饭票,饭票整齐的用皮筋捆扎在一起,整齐的码放在隐蔽的行囊里。自1989年开始,国家实行高等教育收费政策,读中专的学生每年需要缴纳340元的学费,这相当于父亲近一个月的工资。父亲总是心疼春子,每次汇款都是一二百元,春子第一个月的开支不足五十元,这让春子惊喜不已,可以用省下来的钱偶尔买个红薯瓜子等零食,一袋二角五分钱的方便面更是充满了诱惑力。1993年2月,全国两会召开,代表委员们就餐第一次不再需要缴纳粮票。从5月份开始全国各省陆续取消粮票,这种1955年出现在市场计划经济时代的粮票终于完成了使命,悄然退出了历史舞台。经济学家魏杰当年有一个著名论断,1993年出现“通货膨胀”,实质上是“通货腐败”。大量“官倒”炒房地产c炒股票c炒期货,是比“物资倒爷”破坏性更大的“货币倒爷”。“站在农民的角度想问题”是1993年的一个历史隐喻。作为全面迈进市场经济的第一年,各种组织似乎都还更习惯于用旧的控制农民的方式去控制新的社会。从南至北,粮食在一年之间的价格不断攀升,日用品价格攀升,大米的价格上涨了近5成。从那一年开始,春子每月的生活费也由一百涨到了两百元。

    刚上中专,春子总是等不到下晚自习就饿了,只好在食堂买个饼子或者馒头充饥。宿舍里,鲁燕和陈菊总是食量很小,一顿饭吃一个馒头就行,但春子两个馒头下肚了,还得靠喝水来撑饱肚皮。翠花的食量和春子很接近,因为害怕饭票菜票不够用,总是不敢放开肚皮吃饭。翠花爱吃馒头,她在到兰州上学之前没有吃过白面馒头,总觉得,面包应该就是这个味道,所以总忍住每顿吃两个馒头为封顶,但晚上总会觉得很饿,熄灯之后,实在忍耐不住了,就会拉开抽屉从里面拿出多买的那个香甜酥软的馒头来吃。于是,近半年的光景,女孩们如同馒头一般“发”了起来,最明显的标志就是脸圆了一大圈。尽管大锅菜里油水很少,但清炒莲花菜c醋溜番瓜c西红柿炒鸡蛋和土豆丝总是受欢迎的菜,如果到食堂打饭晚了,这样价低质优的菜肴肯定是没有了踪影,即便是菜汤都没有了。

    为了能够买到便宜可口的炒菜,更为了让自己能够尽可能的限制日益膨胀的食欲,春子便和比自己一般高的赵星搭伙。一个排队打米饭买馒头,一个排队打菜。而后找位置,如果没有可以坐的位置,春子和赵星就会选择站在食堂的窗台前享受美食。起初,春子和赵星都想让对方多吃点,遇到菜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