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六章 劝2(第1/3页)  随心之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业想乘胜追击,接着说道:“而且,伯父似乎不愿意开这个口,这样靖王二子就更容易杀了您了。”

    孟承仁一愣,方才露出些许笑意。他温和地看着李业说道:“业儿是想劝我支持靖王早些出狱吧。”

    说着,孟承仁却又正襟危坐起来,“但我心中有所坚持,哪怕身死,也不能动摇。”

    李业无奈,只好换个角度:“好吧。可伯母与秋白呢?若伯父为此而死,她们二人又会何等伤心?伯父死后,谁去悉心照顾她们母女?靖王登基后若是定了伯父一个欺君不尊的罪名,我父与我又如何能保护她们?”

    是啊,自己死了她们母女一定会痛心之极吧。孟承仁低着头,他愣愣地发着呆,看到了腰间的玉佩。盯着这玉佩好一会儿,才抬起头低声道:“我若死,夫人与秋白自然会伤心。但秋白已与你定亲,她们二人有李兄与你照看我是放心的。周义军因其他缘故抓了我,虽然给我安了个不尊靖王的罪,但靖王总会知晓其中内幕。我不反驳,也不抗拒这个罪名,算是给了周义军一个台阶,靖王最多也就是杀了我,不会再为难我夫人与秋白的。”

    这人怎么这么固执?李业暗自恼怒。果然是一个迂腐的只懂学术只论道义的儒生!

    “那你就不为自己考虑,只为心中的坚持?伯父你的两个儿子很可能都葬身战场了,你若死了,孟家岂不是无后?”李业心中焦急,直接喊出了“你”字。“你为了儒家的礼法,为了生前身后之名,不想尊靖王为皇,可你却要家破人亡,却要家中无后啊!”

    “我不只是为了礼法名声而已。”孟承仁平静地说着,“按儒家礼法,你这样与我相谈是不该的。我却没有动怒依然与你说着道理。”

    他站起身,挥动着手臂指向李业,“这天下,人人都能为自己而活,你可以,”随即又指向自己,“但我不能!”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我身处庙堂,又是天下人人认可的大儒,其余人都能尊靖王,我不能。”

    “靖王入京弑父夺位,要不了多久便会传遍天下。这天下的士子可都看着,看着我号称大儒,会不会纵容这弑父不孝之人安然登基。若是身为天下文人之首的我后退了,屈服了,那这天下文人的傲骨就被我亲手折断了。”

    “你明白吗?我不只为了礼法,也不太在乎名声。我这么做是为了儒家道义长存,为了这天下文人的傲骨丹心。”孟承仁指着天上,淡淡地说着。

    李业沉默不语。他小看了孟承仁,以为他只是个要虚名的腐儒罢了。孟承仁说的不错,人人都能为自己而活,可总得有人不单为自己活着。李业不是个有多高尚的人,却不能指着真正高尚的人骂他蠢。可是,他是来劝人的,怎么能被人给劝了?

    “天下不止您一个大儒,京中还有朱丁两家。”李业不甘地道。

    “朱丁?”孟承仁不屑地笑道,“一家只知避害,一家只为求名。”

    平静了许久。“这些话,不止是对你说的。夫人与秋白问起来,你就将我这番话告诉她们。她们会理解的。”孟承仁又坐下来,沉沉地说着。

    好吧,生死和家人都劝不了他,所以自己只能从这件事本事的对错上劝他咯,李业心中暗叹。他上辈子对儒学对历史最多是有点好奇,知道一些,但要能在这方面胜过哪怕一个童生都很难。

    “伯父以为儒家礼法如今还适合大齐吗?”李业问道。

    “业儿想与我辩一辩儒学?”孟承仁轻笑。

    “不。小侄对儒学一向无感,不过对这个世界有些自己的看法。所以不是与您辩驳,只是说出这些想法。对与错,您心中自然明白。”李业话锋一转,否认了辩论的想法。

    “小侄不知道陛下想削藩,靖王奋起反击最终夺位算不算不孝。小侄只知如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