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一章 兴利实边(五)(第1/2页)  误入一六三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路修远顺着蒙古大汉的手指看去,见是一大片蓝色的湖泊。

    走到跟前,齐晓丽看见一群雪白的天鹅在湖上游弋,长长的脖子弯曲着,极为美丽,齐晓丽对路修远欢快地说道:“骆宾王有诗云,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说的就是这些美丽地精灵吧。”

    路修远正要解释骆宾王诗里形容地是家鹅,而不是更为美丽的天鹅。就看见蒙古大汉肥胖的身躯灵活地跳下马来,叫着,奔跑起来。

    岸边几只水獭受到了惊吓,扑通扑通的跃进湖里,湖面荡漾起层层涟漪。

    翻译说道:“那个蒙古人的意思,那个石头就来自这里。”

    路修远等纷纷下马,来到蒙古大汗身边,见一条河流曲折蜿蜒地流入湖里,河岸上绿色的植被冲刷出了一个十米见方的口子,里面散落着各色石头。

    齐晓丽高兴地在上面蹦蹦跳跳,一边捡着石头,一边说:“这是锡石、这是黑钨矿、这是柘榴石、这是透辉石、这是绿帘石。。。。。。”

    之后,又有人拿着多种石头前来赤塔县衙交易,路修远等人陆续又发现了几处锡石矿,辉钼矿,铅锌矿,铁矿,煤矿,萤石矿,还有作为天然的肥料的大量的铝钾矿。

    十方集团赤塔公司的李若蕙经理按照路修远的吩咐,从淘金客中招收了人员作为新的员工,赤塔知县方小婧向民政部申请了数万移民。

    此时赤塔县,已经有几家水泥厂,玻璃厂,砖瓦厂,木材加工厂,其中有十方集团赤塔公司下属的企业,也有东夏各地商人独自或合资的企业。

    这些商人通过各种合法手段,积累了第一桶金,但从事海外贸易远远不够,又竞争不过黑龙江两岸的厂子,便来到这赤塔等地,发财致富,其中不少人还在华夏银行各地分行有着巨额贷款。

    路修远带来的技术人员们都是技术过硬,业务娴熟的老员工,路修远带着他们以很快的速度在赤塔县建立一个炼钢厂及附属的炼焦厂,一个炼铜厂,又在矿区成立了钨矿,锰矿,钼矿等选矿厂,萤石加工厂。

    这些厂子招收的都是精壮劳力,为了让员工家属们也都能安居乐业,又成立了赤塔羊毛纺织厂,吸收了大量员工家属。

    安排并指导这些工厂的建设,占用了路修远很多精力,一直到七月中旬,路修远才往乌兰乌德而去。

    七月,真是这一代风光最为美丽的时候。路修远一行行走在刚刚完成建设的赤乌公路,从赤塔至乌兰乌得,四百多公里的水泥大路,花了东夏国整整五百多万两银子,这都是大明朝大半年的国库收入了。

    东夏国初建,虽然商贸繁荣,税收充裕,但也显得捉襟见肘,作为交通部尚书的余漫兮在十方集团多次求援,才得到了董事长郑半缕的首肯。

    赤乌公路笔直的向远方延伸,看不到尽头,公路两侧载着白桦,像一条长蛇趴在美丽的花地毯上,一路景色像一副巨大的油画,满目苍翠,路过松涛阵阵的松林,也路过千杆白桦林,还路过一片片水草丰美的草原,四野开阔,举目远眺显得天高树小,往近处一瞧,又是草长鹰飞,鸢飞戾天的景象。

    公路上东来西往的人们有的用骆驼马匹驮着货物,有的驾着马车,牛车,轮子是桦木“輮以为轮”,轮缘上锭着铁皮,轮毂与车轴皆为青铜打造,发出刚当刚当的声音。

    路修远一行人乘坐着十方集团赤塔公司的客车,速度较快,一路上路过几处客栈,都没有歇息,至傍晚时分准时到达一个小镇,被车夫带着来到一个赤塔公司下属的客栈。

    路修远抬头望去,只见圆木建造的房子,挂着一个巨大的匾额,上面赫然写着“龙门客栈”四个大字,路修远噗嗤一下就笑了,秘书齐晓丽不知原委,用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奇怪地看着路修远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