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二章 生花(4)(第1/2页)  我从不修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杨扶在云端飘摇不知多久,当感觉消退醒来时,浑身黏腻,去浴室洗去身上油灰,发现尾椎处一大块血痂。

    黄帝内经曰:体虚则气行。反过来也可以说成是,体壮则气隐。进而便是,体壮气隐神丰盈。杨扶此刻只感觉精神丰盈,清凉神元哪怕不刻意搬运,也一股股如浪潮般向后脑冲刷。气力充足,走路如飘如飞,从顶到底,从心到尾,有使不完的力气。杨扶此生从未有过如此充盈状态,平时为了养气,所以缺乏运动,而真气温养非一朝一日,所以造成杨扶气血两虚,唯有慧根凝聚,神元充沛。杨扶此时有一种天大地大,何处皆可去得的感觉。

    神元冲刷灵识,杨扶把恨天地无环的错觉压下。知道此时机会难得,便用椅子,被子,床组建成一副简陋的躺椅。杨扶斜躺下后,舌顶上颚,闭目内视,酝酿好半天,才重新寻得那丝真气。真气自小腹盘旋两圈,由真气引导出的混元气,使得腹部如吞下一个篮球般膨胀难忍。按照往常情况,此时杨扶须得把这股混元气引至膻中,在膻中九转,接引上气,再送至丹田,走玄牝,过会阴,入督脉。但目前这种情况,杨扶怕这股混元气一入膻中,便气息逆冲廉泉,浊气上脑。杨扶强忍不适,压住这股混元气,再深吸一口气,用这口气把腹部混元气送到下腹丹田。当气息到达丹田,便自行寻得玄牝,顿时饱胀气息如刺破的气球般,迅速缩小。同时丹田急速跳动过气,气分三道。两道走气冲,下冲阳,出厉兑。一股过会阴,入督脉。气息急促,杨扶怕伤及脑经,过灵台时,又一分为二,走两侧肩井,入手少阳三焦经。气至手背,握拳如锤。待得力竭,反转劲道,摊开手掌,使浊气从劳宫发散出去。

    杨扶如此重复九次,躯体中那种充沛丰盈,气力不绝的感觉方才散去。只是,两手臂,腰腹两侧,命门,等等一些偏僻穴道和静脉却充涨非常。稍微吸气,眼底似有蜜泉涌现。此时不用神聚强间,眼中世界便已清明无比。双手握拳,脚趾抓地,力感虽然没有之前那样无穷无尽,却也强劲无比。杨扶明白,这才是真力道,不会随着时间过去而消退。杨扶这时虽然精神充沛,浑身肌体却好似非常疲惫,丹田中空空如也。休息时间到了,等再睡醒时,周身真气便会回归丹田。杨扶让女童取来轻若无物的棉被,褪去衣衫,气聚风池,使脑袋发昏,就此睡去。

    洞中无日月,等杨扶再醒来时,时间已经是第二天早上五点半,阳气初生之时。呼吸之间,一道筷子般粗细大小的真气,温热中又散发出一丝清凉,在丹田和鸠尾之间随着呼吸如水银柱般升升降降。

    杨扶吧嗒吧嗒嘴,一支元液,抵得上自己喝一年的油。乍得如此,食髓知味。元液有十一支,之前用去三支,此时那种不适感已经完全消退,此时也无法外出,所以叫醒打坐的女童,又重新来上三支。

    杨扶再次醒来时,已经是下午两点钟。之前刘部长说,普通人一月一支,修士一日一支,而杨扶此时不到一日,便用去了六支。真气不再从丹田至鸠尾间起伏,而是丹田至鸠尾一气贯通。呼吸间,背部腰部两侧至肩胛之间,有许多不知名穴位和细微血脉似乎发出‘嘣嘣’声响。鸠尾处,仿佛真有一根筷子顶着。每次吸气,筷子仿佛便要顶穿膈膜,大脑一阵恍惚发散,似要飘然飞起。

    期间刘部长来过一次,不过并没有吩咐什么和留话。杨扶洗过澡,换过衣服,大字躺在地板上,平息气息,缓解身体。如此等待一个多小时,刘部长没有再过来,杨扶也没想着等待,只觉得身体调整完毕,再来三针。

    杨扶再醒来时,真气已经不再局限于固定经脉,而是从两侧肾的部位似乎升起两道气柱直接到腋下,手指曲伸间似有无穷力气,看着木椅,只觉探手间便能抓破那两指厚的木板。强忍着跃跃欲试的心情,该联系刘部长,告诉他自己的决定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