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三十二,沼气泄漏(第1/3页)  从野人到帝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二,沼气泄漏

    三十二,沼气泄漏

    通知往回运送鱼肉的竹筏队顺便多带一些石灰砖瓦竹木制品前来。湖边虽然也有树林,千百年来积累的死树也不少,但是总的来说燃料来源较少,这边这么多人还有捕鱼养蚕种麻业,坐烧山空,因此不可能建窑烧制石灰砖瓦。

    另外,沼气池也应该尽早建立,沼气池除了提供宝贵燃料外,主要还是积肥,桑树光是湖泥就够,但是麻类植物极其需要大量肥料,虽然生土很肥沃,但也只能支撑一年,沼气投料的来源除了少量人类、蚕宝宝排泄物(蚕沙),主要就是湖里的水草,这湖里的水草实在太密了,很多地方都将湖面挤得满满的,影响打渔,清除一些更好,也算一举两得,可惜这年头没有后世成灾的水葫芦。不然那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过湖面实在太大,水草又会所以也是不用担心枯竭。

    现在野牛累积已经捕捉到五百多头,除了耕田拉车外,足够组建一支强大的牛骑兵了,而且野牛已经成惊人之牛(类似惊弓之鸟的意思),人越多越难捉,所以捕捉节奏也要放缓,尤其是母牛不要捉,母牛会怀孕生小牛,捉回来还要人照料,再说野生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小牛生命力更强,反正现在我们也没有什么养牛知识,人工饲养小牛夭折率也不会低多少,说不定还要高一点,抽回一部分人来搞基建,捞水草,捕鱼以及麻类田间管理、养蚕等。

    在太湖边留下五百族人,一千奴隶,我带着其余人与野牛返回驻地。

    五六月份,天气很热,好在竹筏上凉风习习,边走边训练,包括并不限于游泳、格斗、攻防等。

    途径铜矿,这里已经建立起一座木制码头,因为河边水很浅。此时的铜矿早已经是热火朝天的工地,奴隶们都起劲地搬运着矿石,一些工匠正在打*眼,以备浮面的矿石用完矿石供应不上,一座座炼铜炉矗立起来了,不管白天黑夜,日夜炼制,红透半边天,一天可以出产几百公斤铜,比铁产量大多了,而且产量还能提高,铜的熔点低,所以木炭就可以炼制,问题是这个山谷并不大,累积的木材不算太多,照这个趋势,半年工夫,这个山谷的燃料就会耗尽,炼铜将难以为继。

    原始人头脑简单,不会统筹,只要还有燃料。就不会管以后,这可不行。

    不过这炼铜的燃料确实是个问题,主要是土法炼铜耗费燃料实在巨大,当然,可以让运送铜锭的竹筏顺便带一些燃料来,不过竹筏回程往往要带上大量的食品等后勤物资,还要带石灰砖瓦等建材,所以这也是杯水车薪,但按照目前水平,也没有更好办法,沼气池是建了,但是沼气池也是需要投料的,不可能将树木投进去,那就只有人类的排泄物与河里的水草了。

    但是割水草捞水草也要人啊,铜矿燃料缺口很大,上千人口的排泄物根本不够,需要大量水草,这不是几十个人就能胜任的,现在别看龙族人口很多,已经达到一万多了,可是摊子也铺得很开,铜矿、硫矿、制盐、拾海、烧陶、制铁制铜、各类工场、以及捕牛、打渔、狩猎、种桑、麻类以及其余庄稼的田间管理、一部分基建,还分出一部分人到原先各族驻地打猎探矿,另外,还有专职的军队,还要组建牛骑兵,这么一分下来,人口就远远不够了。

    我站在已经开始浇筑的铜城城墙上,若有所思。

    要说这铜矿的位置确实不错。实际上就是一个葫芦口,只要将口子一扎,建立起城墙,那是易守难攻,就是燃料实在让人头痛,因为这里地方实在太小了,没有大量的树林。

    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将开采出来的铜矿石运回去加工,这在现代自然不是什么问题,汽车,火车,轮船,但是这年头我们只有竹筏,载重量有限,还有一个问题是,炼铜污染太大,尽量远离驻地为好。

    看起来还是要从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